收藏 分享(赏)

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00585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报告2012 年 7 月 25 日 18 时 26 分,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贵州新宜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宜公司)安利来煤矿(以下简称安利来煤矿)11806 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造成 5 人被困。事故发生后,该矿及其上级公司新宜公司均未按规定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次日 14 时 15 分,在其自行组织施救的过程中再次发生冒顶,造成参与施救的 53 人被困,后经全力救援,58 名被困人员先后安全升井。直接经济损失 106 万元。接事故情况报告后,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马凯国务委员、国家安全监管

2、总局局长杨栋梁、贵州省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等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迅速成立了由省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组成的事故处置和救援指挥部。副省长孙国强率省直有关部门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了事故抢险救援现场指挥部,组织省有关部门、黔西南州、普安县政府和有关单位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彭建勋率有关人员及专家也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经全力救援,至 7 月 29 日 19 时 28 分,被困的 58 人全部安全救援出井。此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瞒报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7 月30 日,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省政府成立了以贵州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陈富庆为组长,省监察厅执法室主

3、任冯泽民、黔西南州常务副州长汤向前为副组长,贵州煤矿安监局(省安全监管局) 、省公安厅、监察厅、总工会、能源局、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成的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安利来煤矿“7.25”较大涉险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 ,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邀请检察机关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事故调查组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分清了事故责任,并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新宜公司简况新宜公司为隶属宜昌市国资委管理的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黔全资子公司,董事长陈腊春,法定代表人兼总

4、经理刘峰,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在办理中;公司在黔所属有安利来等 11 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267 万吨/年,设有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部对所属矿井的规划、重大事项进行审批并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部下设有采掘生产、安全环保、技术开发、机电、通防、地测、技改工程、矿山救护和培训等专业管理部门。(二)安利来煤矿简况1、安全管理情况安利来煤矿隶属于新宜公司,属国有地方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21 万t/a; 2007 年 2 月起进行 21 万 t/a 的整合技改建设,2011 年 12 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012 年 1 月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现为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 法定代表人为刘峰 (

5、新宜公司总经理兼任) , 矿长为陈维祥, 煤矿“五职矿长”均持安全资格证书;设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 5 个,分别为:生产技术处、通风处、安全环保处、机电运输处和调度室。2、开采基本情况该矿可采煤层 3 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C17、C18、C19 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C17 煤层在+1500m 至+1350m 标高范围已采完, 目前开采 C18煤层,其开采最低标高+1352m,平均厚度 1.38 米,C18 煤层与 C17 煤层平均间距 10.8 米;事故发生时,井下 2 个采煤工作面和 2 个掘进工作面均布置在 C18 煤层;C18 煤层直接顶分成两部分:其下部为泥岩、泥质粉砂岩;上

6、部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强度较低,水稳定性差。11806 掘进工作面设计采用综掘机掘进,巷道为矩形断面,宽 3.6 米,高 2.15 米,断面 7.7 平方米。作业规程设计支护方式为锚网、锚索加钢带,锚杆为18mm1800mm 树脂锚杆,间排距均为 800mm,设计每排 5 根;锚索长度 6 米,沿巷道中心布置,每 5 米 1 根;两帮每帮施工两根锚杆,顶排距顶板 300 mm,锚杆排距、间距为 800 mm,特殊地段架铁棚。事故发生前该巷已掘 516 米,其中巷道中有 140 米因受上覆 C17 煤层留设的煤柱影响处于应力集中区, 顶板淋水较大; 探放水钻孔设计不合理,多处沿顶板施工进行放水;巷道实际支护方式为锚网加钢带,锚杆为18mm1800mm 树脂锚杆,间距为 870mm,排距变为 1000mm,每排实际施工 4 根,仅少数巷道段进行了帮锚,未施工锚索,局部地段采用工字钢架棚支护,部分巷道片帮严重未进行处理。二、事故发生经过及抢险救援情况(一)事故发生经过7 月 25 日中班(16 时至零时) ,当班入井 142 人,带班矿长为机电副矿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矿山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