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市常平镇莞惠城轨“813”坍塌事故调查报告2015 年 8 月 12 日上午 7 时,在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 GZH-7 标大朗常平区间左线隧道(GDZK44+275 处)联邦国际广场附近的辅道上及绿化带地块地表出现坍塌, 塌坑面积约 290 平方米,坍塌造成该位置给水管及燃气管断裂。 2015 年 8 月 13 日上午 10 点 30 分,坍塌位置地面突然再次沉陷,造成已关闭阀门的供水管道断裂,给水及燃气管道断裂长度增加,塌坑约 900 平方米。此次地面坍塌造成 8#施工竖井左线洞内 1 名普工(辅助设备维修人员)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人民币399.4246 万元
2、。事故发生后,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徐建华书记、袁宝成市长、张科常务副市长、鲁修禄副市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有关部门及常平镇尽快组织做好住户安置、现场警示维护等相关处置工作;会同莞惠城际轨道施工方,认真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确保群众生产财产安全;同时,处理情况及时报省政府。2015 年 8 月13 日姚康副书记率市安全监管、住建、应急等相关部门赴现场指导救援及处置工作,并召开现场会。遵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2015 年 8 月 16 日,东莞市政府成
3、立了由市安全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总工会、常平镇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东莞市常平镇莞惠城轨“813”坍塌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事故调查组邀请市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 依法依规、 实事求是、 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基本查清了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单位、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相关防范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工程基本情况1、工程概况莞惠城际 GZH-7 标
4、 8#施工竖井常平站段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起止里程 GDZK44+050.000GDZK44+577.000,长 527.000 米。线路在常平大道下敷设,线间距 18.56 米,为双洞单线隧道,隧道拱顶埋深约 16.121.0米,采用设计时速 200 公里复合式衬砌结构断面。事故发生地点为大朗常平区间左线隧道(GDZK44+275 处)联邦国际广场附近。2、地质情况8#竖井左线大里程设计为级围岩,坍塌区域位于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层,拱顶埋深 20 米,拱顶以上分别为 4.5 米厚全风化混合片麻岩、1.0 米厚粉质粘土、1.3 米厚砂层、7.0 米厚淤泥质粘性土、3.0 米厚粉质粘性土,地表
5、下 3.2 米厚素填土。3、设计措施情况(1)网格地连墙+降水:沿隧道左、右两侧开挖轮廓线外各设一道厚度为600 毫米地下连续墙, 左右线隧道间设置一道纵向 600 毫米厚地下连续墙;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横向 30 米间距左右的 600 毫米厚地下连续墙,形成矩形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置降水丼,地下连续墙入弱风化岩 1 米或隧道底板以下 6 米,开挖前进行止水帷幕内降水。(2)洞内采用单排水平旋喷+掌子面锚固桩预支护:隧道断面拱顶采用直径 600 水平旋喷桩进行超前加固,隧道上半断面采用 7 根直径 600 水平旋喷桩进行稳固掌子面。经专家论证,设计采取的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
6、要求。在事故发生点,如按设计施工的地下连续墙(墙底进入弱风化 1m或隧道地板下 6m) ,墙底应该已经进入弱风化 1m,可以达到止水帷幕的目的。4、降雨情况经收集常平镇 2015 年 8 月 13 日前后 5 天的降雨资料,事故发生前 GZH-7标降雨情况如下:2015 年 8 月 8 日-2015 年 8 月 18 日(站点:常平政府)降雨量表日期降雨量(等级)2015.8.82015.8.9大雨2015.8.10小雨2015.8.11中雨2015.8.12小雨2015.8.132015.8.14暴雨2015.8.15小雨2015.8.16小雨2015.8.17小雨2015.8.18小雨: 010mm, 中雨: 1025mm, 大雨: 2550mm, 暴雨: 50100mm。5、事发各单位情况工程建设单位为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8 月25 日, 于 2014 年 9 月 15 日取得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 营业执照 ,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住所:广州市珠海区阅江中路 688 号保利国际广场北塔 24 楼,法定代表人:杨晚华,经营范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