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保管、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讲解了矿井下安全生产中对通风仪器仪表的管理要求,以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运转并防止丢失或损坏。该制度强调了依靠科技进步和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并规定所有使用的仪器仪表需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文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且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在档案与使用保管方面,必须设立专职设备管理员分类建立卡片和台账,记录设备动态;同时设立保管仓库避免未使用设备受损。对于发生的责任事故,各部门需要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操作人员须掌握“四懂三会”,即了解结构、原理、性能、用途以及会操作、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为了提高利用率,闲置设备应每月调校
2、平衡一次。当仪器仪表出现严重损坏或修复成本过高时可申请报废,但需经过多部门鉴定同意。在检修环节,要严格配件和材料的管理和供应,确保更换磨损零件及时。此外,还详细说明了仪器仪表的润滑保养方法,包括定人、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原则,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而二级以上保养则由维修人员执行。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保管、维修、保养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涉及通风系统的矿山企业。它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帮助他们规范仪器仪表的使用、检测、维修和保养流程,从而确保矿井下的通风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安全隐患。这套制度不仅适用于一线的操作工人,也适用于设备管理员、机电科等相关部门,以及参与仪器仪表采购、储存、调拨的所有工作人员,旨在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