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炔氯化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把合格的乙炔、氯气鼓入塔内在母液中反应后生成合格的粗四氯乙烷供给反应工序;用三氯乙烯氯化塔将三氯乙烯氯化为合格的五氯乙烷供反应分离工序。2、原料及产品规格:2.1 乙炔气的规格:水分含量:5ppmH2S、PH3 含量:AgNO3 试纸检验无色0.075Mpa 压力0.09Mpa含量:98.5%2.2 氯气规格:水分含量:5ppm含量:98%0.2Mpa 压力 0.35Mpa2.3 无水三氯化铁:黑棕色,具有金属光泽,针状结晶。 含量:98%3、物料性质:3.1 四氯乙烷无色难燃易流动的液体,甜味,有强烈的类似氯仿气味。密度1.593g/cm3(20)。
2、熔点-42.5。沸点 146.5。折射率 1.4942。难溶于水,能与醇、醚、石油醚、卤代烃、二硫化碳等大部分有机溶剂混溶,为氯烃类中溶解能力最强者。可由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氯化制得。主要用作生产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原料,亦用作树脂、橡胶、脂肪等的不易燃烧溶剂。3.1.1 物理性质分子式:C2H2Cl4 分子量:167.86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的气味。 熔点():-43.8沸点():146.4 相对密度(水=1) :1.60饱和蒸气压(kPa):1.33(32) 临界温度():388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3.5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3.1.3 作用与用途该品是有效的溶
3、剂。但因毒性大,使这方面的用途受到限制。工业中主要用作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原料。用于生产金属净洗剂、杀虫剂、除草剂、溶剂等。3.1.4 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损害。短期吸入主要为粘膜刺激症状。急性及亚急性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黄疸、肝大、腹水。长期吸入可引起无力、头痛、失眠、便秘或腹泻、肝功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
4、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遇金属钠及钾有爆炸危险。在接触固体氢氧化钾时加热能逸出易燃气体。遇水促进分解。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5、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6、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制备由乙炔氯化制得。反应在四氯乙烷本身为溶剂下进行(气态乙炔和氯直接反应会发生爆炸) ,催化剂为五氯化锑或三氯化铁。当采用三氯化铁催化剂时,使系统保持负压,四氯乙烷处天回流状态,连续通入干燥的乙炔和氯气,反应热由回流的四氯乙烷蒸气吸收移走,收率为 97%(对乙炔) 。3.2 五氯乙烷3.2.1 物理性质分子式 C2HCl5;Cl3CCHCl2 分子量 202.31外观与性状 无色重质液体,有氯仿气味 蒸汽压 0.47kPa(20)熔 点 -46.6 沸点:162.0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67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稳定性 稳定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3.2.2 使用注意事项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它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