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技术.doc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127785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工作场所工作场所防暑防暑降温技术降温技术1 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 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降温措施。2 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应呈“L”型或“H”,或“m”型。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而各翼的纵轴与主导风向呈 045。夹角。3 高温厂房的朝向, 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作用确定。 厂房的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一 90。夹角,最小也不应小于 45。角。4 热源的布置应尽量布置在车间的外面; 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热源布置应便于

2、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5 热车间应设有避风的天窗,天窗和侧窗应便于开关和清扫。6 夏季白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4m。如低于 4m 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7 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产生大量热、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 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 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8 产生大量热或逸出有害物质的车间, 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其最大边作为外墙。如四周均为内墙时,应采取措施向室内送入清洁空气。9 当室外实际出现的气温等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

3、度时,车间内作业地带的空气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散热量小于23wm3 h的车间不得超过室外温度 3;散热量 23 一 l16wm3h 的车间不得超过室外温度 5;散热量大于 l16wm3h 的车间不得超过室外温度 7;10 车间作业地点夏季空气温度,应按车间内外温差计算。其室内外温差的限度, 应根据实际出现的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确定,不得超过表 l 的规定。11 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12 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内气温不应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 2527。13 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天车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室、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小于 700wm2(上标) ,室内气温不应超过 28A14 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如纺织厂)内,空气温湿度应符合表 2 的规定:15 高温作业地点采用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时,带有水雾的气流达到工作地点的风速应控制在 35ms,雾滴直径应小于 100Pm;不带水雾的气流到达工作地点的风速,轻作业应控制在 23ms,重作业应控制在 46ms。16 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 01一 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资料 > 其他文档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