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源辨识专项培训,安全系统工程基本原理,相关概念,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状态或活动。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OHSAS18001-2007,危险源的分类,老虎与铁笼,第一类危险源(根源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状态
2、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举例,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工作中发电机、变压器,油罐等。能量载体,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
3、所。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体、高温物体等。,危险能量,化学能,高位能,机械能,电能,高温物体(热能),生物性风险,第二类危险源举例,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人的失误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物的故障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4、环境因素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危险源辨识应关注,识别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危险源只识别“根源”
5、没有意义没有“根源”就没有“状态”应在识别“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状态”,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的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
6、小;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即不易被发现渐生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产生可排除性,即是完全可以通过治理消除的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