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16203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的共性兼谈预防此类火灾的对策1999 年 1 月至 1999 年 10 月间,广东省连续发生了东莞石碣镇东聚电业有限公司二厂“123”特大火灾、深圳市智茂电器制品厂“612”特大火灾、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永发购销综合店“109”特大火灾、增城市石滩镇马修村鸿成皮具厂“1026”特大火灾等四起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这四起火灾造成了 65 人死亡,29 人重伤,分别为该年全国同类火灾总数的 28.6%和33.9%。 特大火灾的发生不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而且在国内外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火灾的发生固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

2、加,物流的频繁,火灾有增加的趋势。但这并不是说在火灾面前人们是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尤其是对于遏制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通过认真分析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普遍性的问题,并有效地运用于同火灾的斗争实践,人们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分析上述几起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有以下共性:1从火灾发生的区域分析,都集中于城郊和乡镇。一方面,因为现有的消防力量还难以完全顾及到这些区域,这些地方就成了消防监督的薄弱环节。灾前难以有效预防,灾后又不能及时扑救。例如:发生“109”特大火灾的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永发购销综合店,位于距离公安消防中队 21.7公里的城乡结合部,市政消防水源未敷设到。接到报警,消防

3、队花了 24分钟赶到时,火势已蔓延开来。现场附近没有充足水源,又直接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大火最终酿成了 15 人死亡的悲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脚步加快,城郊和乡镇集中了大量的工厂企业,人员和物资高度集中。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在城郊和乡镇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导致群死群伤和财物的重大损失。2从发生火灾企业的经济类型分析,都属外资或私营企业。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甚至把消防监督也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给简化掉了。 广东省外资企业众多, 民营经济发达,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种政府行为的产物。企业本身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又有意

4、无意地逃避了有关部门的监管,火灾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3从产业结构分析,都为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培养引进了一大批高新企业。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我们引进的众多“三资”企业和鼓励发展的民营企业中,大多数是像“三来一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此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以手工操作为主。在生产过程中,有的还大量使用易燃易爆物品,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爆措施和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却不完善。这种状况决定了在这些企业中易发生火灾,易导致群死群伤。4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较差,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的

5、观念淡薄,经营者只要利润,不要安全,员工只顾赚钱,不顾生命。1999 年发生的四起特大火灾造成如此多的人员伤亡, 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些企业,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生产组织混乱,消防设施缺乏,没有设置必要的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通道不畅,安全生产条件根本不具备。在利益的驱动下,也有人敢于铤而走险。企业的员工没经必要的培训就上网,既不会有效预防火灾,也不懂如何及时处置,自防自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火灾,连自己的生命也保不住。如:增城市石滩镇“1026”特大火灾,共造成 20 人死亡,9 人烧伤。如果其中有一名员工懂得关上房门,不让有毒气体进来,又如果有一名员工会用身边的铁锤打烂通向阳台门上的小锁,就可

6、以安全逃生。而该厂员工连这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也不会,结果这么多人被困在房内,活活被熏死。其它火灾案例也暴露了同样的问题。二、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为了有效预防为火灾,尤其是遏制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1延伸消防管理的触角,完善消防监督网络。当前的实际状况是消防力量多集中于城市区城,郊区、乡镇和农村等火灾的多发区域,消防力量往往薄弱。为此,当务之急要把这些区域尽快纳入到消防监督管理网络中来。要做到这一点,依靠现有消防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多条腿”走路。(1)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有人多面广、遍布城乡的优势,消防安全监管死角。早在五六十年代,派出所就承担了防火的职能,后来这一职能随时间推移慢慢淡化了。1998 年公安部 36 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重新明确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理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针对当前的火灾特点,广东省于今年出台了广东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对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职责和权利加以具体化。省公安消防总队正着手对派出所领导进行消防业务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案例 > 火灾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