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线槽产品结构的发展第一代:空气型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以北京白纸坊机场电器厂为代表,将导电排用绝缘衬垫支撑在壳体内,靠空气介质绝缘。相间距离 50mm个人看法:书上说不适合大电流,个人觉得类似现在的母线桥,不明白为何得出不适合大电流的结论,高层建筑内空气型的垂直安装段在火灾时容易产生烟囱效应第二代:密集型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以遵义长征电气控制设备厂为代表,将导电排用绝缘材料覆盖后再与两侧紧固在一起。绝缘材料:聚四氟乙烯带:工作温度 200 度,缺点高温分解时产生使人致死的毒气(八氟异丁烯和氟光气) 。聚脂薄膜:存在可燃性,延伸率和抗撕性极差,材质脆、易裂,导致绝缘层产生裂缝,发生
2、放电、短路。聚氯乙烯热缩管:质量差别极大,部分厂家采用廉价产品,实测绝缘达不到 B 级。辐照交联阻燃绕带(PER) :目前不错的东西,工作温度 150,防水性能好,有弹性,包缠比较紧密。整体缺点:绝缘层可能受潮, (绝缘层间存在间隙)引发短路。个人看法:我参与开发过过第二种材料的木锨槽,装配时被骂惨了,绝缘带太难缠绕了(特别是弯头处,要么特别厚,要么绝缘不好,两难啊)天天盯着,样机做出来还可以,大量生产就悬了。(人为因素太大)第三代:复合绝缘型母线槽除了导电排本身具有绝缘层外,各相线之间还有一定的空气介质绝缘。在各种弯头采用硫化绝缘技术。直线段采用 MT-7-3 橡胶套管。硫化绝缘技术:材料为
3、 CZ260 快固绝缘粉末,采用四元交联固化,绝缘层与导电排间无间隙。其散热性能、防潮性能、绝缘可靠性能均优。个人看法:对 MT-7-3 橡胶套管不熟悉,看好硫化绝缘技术,好象看到过有比较牛的厂家整体硫化绝缘,强烈支持。其他相关情况:1、 1995 年和 2000 年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国产母线槽合格率由 57.14%上升到71.4%呵呵!不知道 2005 年是好多,95 年买了的注意了,嘿嘿,你们是走在前面的先驱,佩服!2、 母排焊接:L 形(平弯)和 T 形等母排,都是采用母排焊接,目前国标还没有相关标准,据说在考虑采用焊缝探伤, (按 GB3323 的级标准)还没看到哪个公司在用,基本是焊
4、接后简单检查就完了,等包扎绝缘材料后,谁知道是怎样的质量啊。3、 现在有高防护等级 IP54 以上的,解决了防水问题。 (个人认为,小心为上,还是离水远点。 )上海外高桥采用了国内 IP68 的室外母线槽,4、 与电缆相比的优缺点,不用废话太多,简单来说就是树干式供电与放射式供电的差别。特别提出的不过是母线槽过载能力强于电缆,消防鼓励多用。从上文看出,技术差异大,用大厂的,专业厂的还是安全点,对吧!特别提醒:电缆是按照截面来表示的,母线槽是按照额定工作电流表示(一般都说 400A母线槽)同样 400A 的现在国内有的产品截面 240mm,有的才 180mm。相差太大,所以出现有的 1.4 元/安 x 米,2.0 元/安 x 米,还有更高的,建议要求厂家提供绝缘方式的说明,并标注母线规格,避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