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消防知识(一).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0424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知识(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防知识(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防知识(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防知识(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消防知识(一)消防工作是物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物业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用户提供安全环境,保障其生命及财产安全。消防工作在指导思想上,是要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从人力、物力、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做好灭火准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扑灭。由于大厦是立体性的建筑,且机电设备较复杂,故其消防工作显得难度更大且更重要。一、燃烧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随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化剂生成了与原来物质完全不同的新物质。许多物质还能在氯、氟中燃烧。(1)燃烧条件要有可燃物

2、。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钠、镁等。可燃物从化学组成上分为有机可燃物和无机可燃物;从物质状态上分为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不同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不同,同一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也会因条件改变而改变,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为不燃物,而在另一定的条件下成为可燃物。如铁、铝等在空气中是难燃物质,而在纯氧中则能发生剧烈的燃烧。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如空气、氧、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等。发生火灾时,空气是主要的助燃物。必须指出,有时可燃物和助燃物是合二为一的,这类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

3、、如硝化甘油的爆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均称为着火源(也称点火源)。着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它们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电器开关、电器短路、静电等产生的电火花、炉火、烟头、火柴、蜡烛等,是常见的引起火灾的着火源。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岩石之间的撞击、摩擦所产生的火星,其温度可达 1000以上,可引燃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以及棉花、干草绒毛等物质。雷电是很强烈的放电现象,其电火花往往是古建筑、森林的着火源。上述三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是发生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燃烧一旦发生,火焰中必定含有自由基,自由基一旦消失,

4、则燃烧无法继续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持燃烧持续进行需有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和自由基。(2)制定防火和灭火措施的依据维持燃烧的四个条件是制定防火措施和灭火措施的依据。防火措施:a.控制可燃物。在可能的情况下,用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对工厂中易产生可燃气体的地方,可采取通风措施加以排除;对生产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设备,应尽可能防止可燃物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b.隔绝空气。涉及到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要充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对某些特殊物质,应隔绝空气贮存,例如硝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等。c.消除着火源。在易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场所,采用防爆电器,同时禁止一切火种。灭火方法:a.隔离法。将尚未燃烧的物质移走,使其同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分开,燃烧得不到足够的可燃物,火就会熄灭。如切断可燃气来源、移走剩余的可燃液体等。.窒息法。窒息法就是隔绝空气,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停止燃烧。例如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捂盖燃烧表面,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和设备的孔洞,用泡沫覆盖燃烧表面等。c.冷却法。即把燃烧着的物体温度降低,当可燃物的温度低于其燃点时,燃烧便停止。如用上一页 1 234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常识 > 消防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