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人之家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1 总则1.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3 事件分级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 4 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级
2、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 24 小时内,1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100 人(含 100 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15 人(含 15 人)以上。(2)在 24 小时内,1 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安全人之家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300 人(含 300 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25 人(含 25 人)以上。b.在其所辖的 8 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在 24 小时内,1 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
3、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500 人(含 500 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35 人(含 35 人)以上。b.在其所辖的 16 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c.在其所辖的 4 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4)在 24 小时内,全国发生以下情况:a.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1000 人(含 1000 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50 人(含 50 人)以上。b.30 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c.8 个及以上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
4、一氧化碳中毒事件。d.2 个及以上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 24 小时内,1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60-99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10-14 人。安全人之家 (2)在 24 小时内,1 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150-299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15-24 人。b.在其所辖的 4 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在 24 小时内,1 个省级行政区
5、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300-499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25-34 人。b.在其所辖的 8 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c.在其所辖的 2 个及以上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4)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 24 小时内,1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30-59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6-9 人。(2)在 24 小时内,1 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
6、60-149 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 10-14 人。b.在其所辖的 2 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地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 24 小时内,1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安全人之家 化碳中毒人数 10-29 人,或死亡 3-5 人。(2)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1.4 工作原则1.4.1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 大力开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对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4.2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卫生部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本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重点依靠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