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1146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仍然是以高炉转炉流程为主,包括原燃料准备和处理、烧结、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过程。本文涉及的危险源包括对人或物造成突发性损害“危险因素”和对人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危害因素”。1 主要危险源在贯彻实施 GB/T28001(即 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时,首先应识别危险源,以便根据危险和危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管理方案。1.1 原燃料准备和烧结过程钢铁企业有的有港口,有的没有港口。有港口的用皮带运输原燃料进入厂区,没有港口的借助于火车或卡车运输原燃料。烧结过程用皮带运输精矿、石灰和焦粉等也比较多。皮带运输存在皮带跑偏、打滑、压

2、料或划伤皮带等故障,人工处理时容易发生机械伤害。用火车或卡车运输原燃料时会出现运输事故。原燃料在破碎、筛分、配料和贮运过程中粉尘危害比较严重。每吨烧结矿产生的粉尘大约有 30kg。另外,在原燃料破碎、筛分和烧结过程中噪声可以达到 100dB(A)左右。1.2 焦化过程焦化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四大车(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的机械伤害。推焦过程也存在灼烫事故。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爆炸也是焦化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烟气、噪声和热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特别是有毒物质(苯类、酚类、初馏分、氨类、氰化氢、硫化氢、吡啶、蒽、喹啉等)的危害更严重。

3、1.3 炼铁过程炼铁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在出铁或发生故障检修作业时,容易发生煤气泄露,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为了降低焦比和提高产量,高炉喷吹煤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煤粉的制备和喷吹设施可能发生爆炸。高炉的铁水和炉渣遇水或泄露的煤气遇明火也会爆炸。高炉出铁时开堵铁口操作失误,出铁沟的修补以及出渣出铁的渣铁飞溅,会被灼烫。出铁场的起重机、解体机和泥炮等也会形成机械伤害。炼铁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有高温热辐射(铁口的单向辐射热可达30J/cm2.min,渣口的单向辐射热可达 20J/cm2.min)、烟尘和 CO,还有微量的H2S 和 SO2。高炉鼓风、喷吹煤粉、煤气放散和机电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有

4、时也会超过 100 dB(A)。1.4 炼钢过程炼钢过程的原燃料和钢水钢渣的吊运,设备检修过程的设备遇零件的拆卸和安装会形成起重和机械伤害。火灾也是炼钢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火灾事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可燃气体引起的;二是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三是高温钢水炉渣喷溅和泄漏引起的。高温钢水炉渣喷溅或遇水也能引起爆炸,煤气爆炸、氧气爆炸、超压爆炸和电气爆炸等也是炼钢过程的危险因素。炼钢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热辐射遇紫外线辐射。粉尘主要来自原料的准备与和冶炼和精炼过程。每吨转炉钢能够产生35kg 粉尘,每吨电炉钢能够产生 15 kg 粉尘。电炉熔化期的

5、噪声高达 120 dB(A),氧化期的噪声也有 100 dB(A)。车间的除尘风机、设备的液压泵和真空泵、耐火材料拆除机等产生的噪声一般在 100 dB(A)左右。炼钢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 CO。铁水、钢水、钢渣的热辐射,电炉炼钢的紫外线辐射,液面控制系统采用同位素时放射线辐射,对人体也有危害。1.5 轧钢过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后步工序,起重伤害时有发生。噪声是轧钢过程的主要危害,特别是钢管生产过程热区噪声在 90 dB(A)以上,冷区噪声在 100 dB(A)以上。加热炉和热坯的高温和热辐射;CO、NOX、H2S、HCL 等有毒气体对人有危

6、害,而大量的煤气、氧气、氢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和各种油品、化学品、电气设备、电线电缆和液压管线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和危害。2 安全控制措施2.1 防止炉前灼烫首先是作好防护,戴好防护用品,作业实现标准化。炼铁过程严禁出铁口正面站人。炼钢过程应防止带水物料或爆炸物进炉,防止和杜绝转炉喷溅。2.2 防火防爆为了防止钢水、铁水和炉渣爆炸,应使设备系统安全状态正常,严防设备水冷系统漏水。严禁钢包、铁罐、渣罐有水或未烘干以及出钢坑和出渣坑积水。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并配置监测和报警装置,管制火源和严格动火制度。设立可靠的和完善的防火防爆装置。必须认真继续安全培训和标准化作业。2.3 防止中毒首先应防止有毒物质的泄漏并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对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并佩带氧气呼吸器和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进入化学毒物设施中进行检修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毒源措施,进行置换通风,使用防毒用品,准备急救措施,熟悉急救方法。2.4 控制噪声选用或更换低噪声设备,采用阻尼、隔振、吸声、消声或遥控等措施进行控制,并进行必要的个体防护。2.5 控制机械伤害防止机械伤害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安全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