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1167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工作期间存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有章不遵。(3)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应岗位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或者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因其操作能力及事故处理能力差,极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4)采购不合格设备、材料及用品,极易引发事故。(5)没有制定操作人员巡检制度,操作人员没有对自己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不易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6)操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存在串岗、睡岗等不良现象,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导致事故的

2、发生。(7)由于操作人员大意或失误,操作人员向已经装满液化气的储罐继续充装,储罐在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及安全阀失灵不能及时卸压情况下,会导致储罐超压爆炸事故。(8)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或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以及操作人员未及时观察储罐的液位情况下,储罐的充装量超过了最高安全限度,在高温天气,液化气会大量气化,罐内的压力随之升高,在没有安装喷淋设施或喷淋设施没有及时投用,加之安全阀失灵,会造成储罐超压爆炸。(9)在向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操作人员脱离岗位,造成钢瓶超装,又没有检称情况下易造成钢瓶超压爆裂。(10)操作人员穿普通衣物,尤其是化纤衣物,因产生静电,产生火花;穿钉子鞋,

3、与地面碰撞产生火花,使用易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或工具,很可能引起爆炸。(11)雷雨天进行操作,很容易受到雷击,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2)充装前,未按规定进行检瓶,使用不合格的气瓶充装了液化气,可能造成钢瓶泄漏或爆裂而导致事故的发生。(13)卸车时,未接气相平衡管,或无高液位自动回流装置,或无高液位报警装置,可能使储罐充装过量,易造成储罐超压而导致储罐超压爆裂,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14)各岗位操作工人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无章可遵极易引发事故。(15)新瓶或检修后的旧瓶,充装前不抽真空,充气时有可能发生爆炸。(16)液化石油气钢瓶在装卸车过程中,从业人员野蛮装卸、滚动气瓶,有造成钢瓶爆炸的危险。(17)液化石油气钢瓶空瓶和实瓶没有分开存放,或分开存放但没有设置警示标志造成错装,露天储存没有设置遮阳棚等,均有造成钢瓶爆炸的危险。(18)充瓶后没有检称,或计量秤损坏、没有复检造成超装,易发生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