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一、概述一、概述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新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 1、水文地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我矿属皖南黄山山系北缘之丘陵地带,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原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1)地表水:本矿地表未有河流流经,也无明显的溪沟的泉水出露
2、,地面标向+110m+120m,现采水平在-145m 以下,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故直接地表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2)含水层:本矿区的煤层上部具青龙灰岩溶洞裂隙水,但因其岩性完整,裂溶洞不发育,且下部二叠纪长兴阶隔水层,故此水对本矿的采掘工程没有影响;3)断层水:从勘探和采掘实践证明,本矿断层基本上不含水亦不导水,少量断层渗水现象不会影响采掘工作;4)老窑积水:本矿上部沿 C 煤层露头一带分布有大量的老窑,且深度和位置无从考查,在开采浅部煤层时(0m 以上),对生产的威胁较大,但本矿现已开采均在-145m 水平以下,故老窑的积水也不会对本矿带来危害;5)邻近报废矿井水:本矿的东西两
3、翼均有近年来乡镇煤矿的报废矿井,因其越界开采,与本矿贯通,造成地表水沿报废矿井导入本矿,是本矿主要的威胁,虽然我矿花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堵水,但因其水的渗入不断,致使本矿涌水量加大,大大增加了本矿的排水能力,不过因其缓慢渗水,本矿的导水和排水系统畅通,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总之,本矿的水害因素较简单,只要加强导排水的管理,就能保证本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采掘接近生产老空的局部积水可能生成的威胁。2、矿区内地质构造及顶底板岩性危害因素识别本矿为一两端被断层切割的、不完整的、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地层产状沿走向及倾向波状起伏明显,煤层底板等高线均呈弯曲状,
4、次一级褶皱发育,较明显的有线 32 孔北之短轴隆起。本矿断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可分为三组,一组为走向近南北的横切正断层,主要指 F1断层,为区域性断裂,落差 300 米以上,形成矿区边界;第二组为走向近东西的走向正断层,有 F6、F7等,均切割煤层;第三组为走向南西北东东及南东北北西的两组相交成直角的“X”型斜切断层,主要有 F2、F3、F4、F14,除 F14为逆断层外,均为正断层,落差均在 100 米之内,切割煤层。另外,由于本区褶皱发育,两翼波状起伏明显,伴之而成次一级落差在 30 米以内的小断层较发育,对矿井的巷道布置和采掘工程有较大的影响,断层造成的围岩破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产生影
5、响。3、矿区有煤尘爆炸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据 2003 年安徽省煤矿安全参数测定站测定,对该矿煤尘鉴定为具有爆炸危险性。4、内因火灾倾向性资料据 2003 年安徽省煤矿安全参数测定站测定,本矿煤层水分 0.84%,灰分 27.38%,挥发分 21.72%,真密度 1.68g/cm3,吸氧量0.61ml/g,(干煤),具有煤层自燃倾向。5、矿井瓦斯经瓦斯监定,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6、矿井热度情况本矿地面标高+118 米,现开采最低水平为-200米,最大垂深 318 米。本矿生产系统简单,井巷断面、矿井风量、通风系统均满足要求,采空区均已作了良好的封闭,故本矿各工作地点温度均不超过 27(祥见通风报
6、表),矿井开采无热害威胁。7、冲击地压情况本矿为二叠纪龙潭煤系,地质历史上经历了地壳逐渐上升到再度缓慢下降的旋回过程,其岩性为夹在两次海浸生成的炭酸盐建造之间的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建造,主要以砂岩及粘土岩为主,粘土岩遇水易变形膨胀,没冲击地压。8、本矿无有毒有害物质组分,无放射性物质和辐射情况。9、气象条件:本矿区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最高达 40,冬季仅结薄冰,一般夜冻日解;年平均雨量 1400 毫米,多集中于五、六两月,以六月为最大;最大风力 7 级,常年多东南风。夏天常出现雷击。三、矿井火灾因素识别三、矿井火灾因素识别除煤层具有自然倾向外,引起火灾主要因素有:电器设备过热,电缆短路,木料场、井架、井口房可燃性材料,井筒、井底车场、井下机电峒室的可燃性支护材料以及井下使用的各类油,棉纱布头等。四、四、中毒、窒息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中毒、窒息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1、矿煤炭中含有大量的沼气和二氧化碳,瓦斯鉴定这高沼气矿井,除此之外,采掘爆破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2、粉尘危害因素主要产生于凿岩、爆破、装载、运输、放顶等环节。五、提升系统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五、提升系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