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1181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某液化气站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1)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残液罐等不是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制造,极易因设备质量低劣引发设备爆裂、泄漏,进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液化石油气储罐、残液罐等设备属于压力容器,在实际管理中未纳入压力容器管理范畴,未作定期检验,不易发现储罐存在的缺陷,易发生物理爆炸或化学爆炸。(3)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其他设备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设置不齐全或未进行定期检测,致使安全附件失灵,当系统超温、超压时而引发物理爆炸。(4)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固定设施腐蚀严重,更换不及时,造成液化石油气储罐晃动、倾倒,发生坍塌事故。(5)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其附属设备

2、、管道长期使用腐蚀严重,未能及时更换,造成可燃有毒有害物料泄漏,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6)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道选用的材质不符合要求,压力管道未定期检测壁厚,特别是弯头处冲刷减薄,致使管道寿命缩短,易造成弯头或设备减薄处穿孔,引起物料泄漏发生火灾事故。(7)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道安装的阀门填料不及时更换引起的有毒、易燃气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可燃气体泄漏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8)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道未能及时清理,引起管道堵塞,造成超压而导致设备破裂,发生物理爆炸。(9)液化石油气管道固定不牢固,震动摩擦而引起管道破损,致使有毒、易燃物质泄漏,发生火灾

3、爆炸事故。(10)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没有定期检测,钢瓶存在的缺陷不易发现,在充装、储存、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事故。(11)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标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装而引发事故。(12)灌装秤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正,造成液化气超量灌装,遇热或曝晒后,瓶内液化气急剧膨胀,压力升高,易发生钢瓶爆炸事故。(13)钢瓶角阀手轮密封不严,灌装时漏气。(14)灌装软管的切断阀未按规定使用液化气专用截止阀,而选用普通阀门,造成阀门破裂,漏气。(15)灌装台液化气管线上压力表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更换,造成充装压力超压。(16)灌装完毕后,忘记关闭充装阀门或钢瓶阀门,造成液化气大量泄漏,遇明火即可引起火灾爆炸。(17

4、)液化石油气灌装台没有安装超装报警仪,或安装的超装报警仪失灵,易造成超装而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18)各类管线阀门、法兰密封处因密封件损坏、紧固不均匀、紧固力不足、密封面损坏、阀门填料及机泵填料更换不及时等造成的密封处泄漏。(19)液化气充装泵出口管线未设液相回流阀(或回流阀失灵),易出现管线超压破裂泄漏现象。(20)选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假冒液化气橡塑软管、长期灌装液化气的管线腐蚀穿孔、气相及液相卸车软管和槽车对应接头密封不严等,均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而引发事故。(21)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液位计没有定期检查、清洗,液位计失灵造成储罐超装,易发生超压爆炸事故。(22)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排污阀

5、寒冷季节没有采取保温措施或不及时排水,排污阀有冻裂的可能,一旦阀门冻坏,会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较大的事故。(23)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安全阀阀前调节阀没有打开、开启度不够等,在储罐超压时,安全阀打不开或泄压速度太慢而导致储罐超压爆炸。(24)灌装间没有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气不防爆,或安装的部位不合理、没有按规定时间进行通风,安装的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超标而导致人员中毒或火灾爆炸。(25)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没有设置防火堤、或设置的防火堤不符合规范要求,当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易造成液化气漫流,引发重大火灾事故。(26)液化石油气储罐上没有设置操作平台、或设置的平台没有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不符合规范要求等,人员在罐上操作时,有高处坠落的危险。(27)储罐排污阀不是串联双阀,或不及时排污而积水,冬季不保温有可能冻裂阀门管道,如果单阀损坏泄漏,无办法堵漏,可引发大的火灾爆炸事故。(28)设备设施布置不合理,会影响通风、照明、操作、检修等。也有可能造成毒气、易燃物质的聚积而导致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