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氧气、乙炔储存区现场处置方案.doc

上传人:安全人之家 文档编号:2225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乙炔储存区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氧气、乙炔储存区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1.1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由于氧气、乙炔均为助燃或可燃气体,且乙炔气体可以使人中毒窒息。因此氧气、乙炔储存区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和中毒窒息事故。1.2 事故危险性分析1.可能发生的时间无明显时间规律。2.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气瓶压力表异常、安全阀异常、压力急剧升高、漏气,室内温度高、室内乙炔、氧气含量高、有明火等。3.事故后果造成库房及周边厂房、设备设施损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2 应急组织及职责1.应急组织氧气、乙炔储存区发生事故,应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应急自救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人员由安技环保部部长、保卫部部长和义务

2、消防队全体人员及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员组成。2.应急人员构成组长: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副组长:安技环保部部长成员:保卫部部长、义务消防队全体人员及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3.人员职责1)组长:a)负责现场处置方案的组织与指挥;b)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c)负责现场处置方案的具体组织实施;d)负责组织人员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和对违章人员的处理,组织人员抢修,恢复生产条件。2)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相应指挥工作,并进行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的协调和调配,若组长不在时,任临时组长,负责对现场事故处置的指挥与组织。3)成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听从组长、副组长调遣,实施现场处置方案。3 应

3、急处置3.1 报警发生事故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迅速报告安技环保部部长。在逐级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行动。3.2 接警安技环保部部长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如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短时间内不能赶赴现场,则按职务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临时安排其他人员担任其相应职务,履行相应职责。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迅速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3.3 如何报警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应迅速报警,根据应急事

4、件种类确定报何种警。首先拨打报警电话号码(见附件 2),接通后,汇报事故发生单位、应急事件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等。3.4 指挥程序应急事件发生初期,氧气、乙炔储存区管理人员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指挥的步骤内容有:a)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b)保持与公司领导、应急人员、义务消防队、专业组人员及事故现场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络。c)快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事故现场。d)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e)迅速通报事故情况,通知相关方做好必

5、要的准备工作。f)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事故现场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g)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事故现场措施,转移附近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现场普遍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h)保护好现场,为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准备。i)派人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场应急处理措施1)乙炔气瓶回火:如发现火焰突然回缩并听到“嗤嗤”声,就是回火的象征,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割枪上的乙炔气阀和氧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2)乙炔气瓶着火a)若火焰较小,应迅速关闭乙炔气

6、瓶的阀门,尽快用宽松手套,或是较厚的布淋湿捂住火苗,使之熄灭。b)在连接处着火时,应迅速将瓶阀关闭,关阀时人不要站在易熔塞正面,不要将乙炔气瓶放倒。拧下联接仪表,然后打开瓶阀,如果此时乙炔不再着火,阀门不再逸出带烟或有异味气体,即可继续工作。工作时瓶壁不得有温度上升现象,(用手反复测试)如果发现重新着火或其他情况,说明乙炔还在继续分解。c)若是安全阀和主气阀起火,无法关闭气瓶阀门时要迅速灭火,因瓶内是正压不会爆炸,乙炔气灭火只能使用干粉式灭火和带喷嘴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准使用四氯化碳灭火;那时,人要适当靠近着火的气瓶,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将火焰扑灭。d)若着火的乙炔气瓶是放置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应立即采取防止火灾扩大的措施(尽快清除周围火源(如火炉、烟火等)并打开门窗通风),而乙炔气瓶上的火,可以不扑灭,让其自行烧尽。因为扑灭后会有大量的乙炔气喷出,很容易引起爆炸事故或使人窒息。待火焰扑灭后,手可以接触瓶体时,应立即将正在分解的气瓶运到室外。e)对乙炔开始分解的气瓶,如瓶体外部的温度已产生温升,以至无法用手接触,不得搬动,应采取用凉水连续冷却气瓶的方法进行处理;连续注水 45 小时。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预案 > 现场处置方案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