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docx

上传人:人民至上 文档编号:23034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要有毒物质的特性和急救措施一、一氧化碳 CO1、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无味气体。熔点():-119.1 相对密度(水=1):0.79沸点():-191.4 相对密度(空气=1):0.97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140.2 临界压力(MPa):3.5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爆炸下限(V%):12.5引燃温度():610 爆炸上限(V%):72.4闪点():-50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

2、内压增大,大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接触限值:中国 MAC:30mg/m3 前苏联 MAC:20mg/m3美国 TVL-TWA:OSHA 50ppm,57mg/m3;ACGIH 25ppm,29mg/m3美国 TLV-STEL: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 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

3、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30%。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50%。深度中毒可至死亡。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至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4、吸入急救措施.对于轻度中毒者,只要将其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而又温暖的地方,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很快好转。.对于中度中毒者,如昏迷时间不长,可将其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抢救,一般数小时后也可恢复清醒,但仍可能有头痛、乏力、嗜睡现象。.对于重度中毒者,可将其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抢救,并注意保暖,呼吸、心跳停止者,可进行心肺复

4、苏急救,并立即抬到医疗部门作进一步治疗。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检查防护眼镜。防 护 服:穿工作服。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检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6、泄露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

5、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二、黄磷1、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至黄色蜡状固体,有蒜臭味,在暗处发淡绿色磷光。主要用途:用作特种火柴原料,以及用于磷酸、磷酸盐及农药、信号弹等的制造。溶点():44.1 相对密度(水=1):1.82沸点():280.5 相对密度(空气=1):4.42饱和蒸汽压力(Kpa):0.13/76.7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苯、氯仿,易溶于二硫化碳。临界温度():721 燃烧热(KJ/mol):3093.2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6、稳定性:不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硫灭火方法:雾状水危险特性:接触空气会冒烟自燃。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3、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 4.2 类自燃物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9;40 包装类别:I储运注意事项: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H 发泡剂、卤素(氟、氯、溴)、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应经常检查润湿剂干燥情况,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4、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接触限值:中国 MAC:0.03mg/m3 前苏联 MAC:0.03mg/m3美国 TWA:ACGIH 0.1mg/m3美国 STEL: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急性吸入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数天后出现中毒性肝炎、肾损害。严重者发生肝坏死。本品可至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发生肝损害、急性溶血等。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行业安全 > 石油化工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