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100.01 CCS A 02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 2022-07-11 发布 2022-08-1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606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永涛、王洪杰、朱晓
2、磊、李洪波、裴元生、张伟军、王颖、李立青、冀泽华、李源、张美一、孙越、杨蒙、李然、杜琴莹、惠静、杨栓、甄红、张蒙、赵铮。DB 13/T 56062022 1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湖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生态清淤设计、生态清淤施工、环境监测与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河流、湖泊污染严重底泥的清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
3、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 13193 水质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GB 13195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 14550 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GB/T 14552 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GB/T 1713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4、/T 22105.1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GB/T 22105.2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GB/T 22105.3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3部分:土壤中总铅的测定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632 土壤 总磷的测定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JTJ/T 320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 SL 42 河流泥
5、沙颗粒分析规程 SL 22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底泥 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的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河流、湖泊内污染源(内源)河湖本身携带的污染物与泥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污染底泥。生态清淤 DB 13/T 56062022 2 采用环保型施工机械设备,对水体中的污染底泥进行疏挖,并控制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扩散,以减轻河湖内源污染负荷的施工技术方法。余水处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污泥堆场泄出的富含悬浮物水体进行处理,使排放的尾水符合要求的过程。4 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内容 4.1.1 对
6、工程区底泥进行物理、化学指标分析,查明工程区内底质土层性质。物理指标包括:底泥常规的物理力学性质、底泥质地、底泥含水率等。4.1.2 化学指标包括:营养盐、重金属及有机类污染物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等,以了解工程区底质的污染程度和污染底泥的分布情况,为工程区污染底泥清淤范围、清淤深度、以及疏挖量等的确定提供基础材料。底泥分层及特征描述 4.2.1 根据污染程度,底泥从垂直方向由上至下一般分为污染底泥层(A 层)、污染过渡层(B 层)和正常底泥层(C 层)。4.2.2 污染底泥层(A 层):污染最为严重的一层。一般情况下,在有机质及营养盐严重污染地区,该层颜色为黑色至深黑色,其上部为稀浆状,下部呈流塑状,有臭味。该层沉积年代新,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湖泊内源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库。4.2.3 污染过渡层(B 层):污染较轻的一层。正常湖泥层到污染底泥层的渐变层,一般情况下,在有机质及营养盐污染地区,该层颜色多为灰黑色,软塑-塑状,较 A 层密实。4.2.4 正常底泥层(C 层):未被污染的底泥层。其颜色保持未被污染的当地土质正常颜色,一般无异味,质地较密实。采样设备 4.3.1 根据底泥分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