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大全(精华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1.“安全”就是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2.“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3.“事故隐患”泛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4.“危险性”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二元函数;5.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工伤事故分为20类;6.“预防为主”:事先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7.管理系统“六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8.运用系统的原则:动态相关性、整分合、反馈、封闭;9.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动力、能级、
2、激励;10.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因果关系、3E(技术、教育、法制)、本质安全化;11.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对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的应用;12.利用能级原则,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13.“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的应用;14.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5.预防原理的“偶然损失”原则: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16.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17.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因素”: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18.通常所说的“安全”
3、或“危险”只是一种主观判断,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系统安全理论中;19.事故致因理论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或有毒物质转移而防止事故的发生;20.事故致因理论中的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的发生;21.事故预防: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的后果;22.安全生产“五要素”:文化、法制、责任、科技、投入;23.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2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人员: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25.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投入、督促检查、消除隐患、应急预案、报告事故
4、;26.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27.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的下达):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批,由厂长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28.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29.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设计和施工单位及负责人、开工和竣工的日期、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30.安全培训教育: 高危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48h,再培训16h; 其他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32h,再培训12h; 高危行业新从业
5、人员:72h,再培训20h; 其他单位新从业人员:24h;31.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32.“三同时”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试生产竣工验收投产使用;33.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大中型项目、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别和高度爆炸危险场所、大量生产或使用级(极度危害)和级(高度危害)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其他;34.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阶段委托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卫生检测检验;35.安全检查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36.隐患检查重点:危险物品、危险设备、
6、危险作业、危险点管理部门及负责人;37.常用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38.检查结果受检查人员素质影响最大的方法是常规检查法;39.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标准、规程、规范、规定、案例、经验、危险部位、防范措施、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新标准;40.安全检查方式: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仪器测量;4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有“三证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42.劳动防护用品“三会”: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4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44.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方法中不包括使用前首先做一次防护性能测试;45.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