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8-8,1,第四章、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生产工艺中常见化学反应及安全技术要求 一、氧化 二、还原 三、硝化 四、氯化,2021-8-8,2,第四章、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一、氧化 物质与氧化合的反应是氧化(或失去电子的作用是氧化)。氧化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由于化工生产中被氧化物质大都属易燃易爆,生产过程中又往往采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所以反应系统随时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氧化反应需要加热,反应过程又会加热,倘若反应物料的配比失调,温度控制不当,都可能引起系统爆炸。,2021-8-8,3,第四章、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二、还原 含氧物质被夺去氧的反应是还原(或得到电子的作
2、用是还原)。在化工生产中采用还原反应的有:硝基化合物中硝基还原为氨基、亚硝基的还原、偶氮化合物和氧化偶氮化合物的还原等。还原反应有的比较安全,但有几种还原反应危险性较大。例如催化加氢还氧,由于有氢气存在,如果操作失误或设备缺陷,有氢气泄漏在空间,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上火源即能爆炸。,2021-8-8,4,第四章、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三、硝化 有机化合物分子引入硝基(NO2)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反应称为硝化。硝化过程是染料及某些药物生产的重要反应过程。硝化过程中的硝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硝化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所以硝化需要在降温冷却的条件下进行。硝基化合物一般都是有
3、爆炸危险性,特别是多硝基化合物,受热、摩擦或撞击都可能引起爆炸。硝基化合物的蒸气和粉沫毒性都很大,不仅随着人的呼吸吸入人的机体,而且还能通过人的皮肤进入人体内。硝基化合物严重中毒时,会使人失去知觉而死亡。,2021-8-8,5,第四章、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四、氯化 以氯原子取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过程称为氯化,此种取代过程是用氯化剂直接进行处理被氯化的原料。 在氯化过程中,不仅原料与氯化剂发生作用,而且所生成的氯化衍生物与氯化剂同时也发生作用,因此,在反应物中除一氯取代物之外,总是含有二氯及三氯取代物。所以氯化的反应物是各种不同浓度的氯化产物的混合物。氯化过程往往伴有氯化氢气体生成。,20
4、21-8-8,6,第一节、工业毒物及其对人体的毒害,介质危害性是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产生有毒作用的物质叫毒物。空气中容许的毒物浓度值越小,其毒性反而越大。 毒物侵入人体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或引起某些器官或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或者死亡叫中毒;,2021-8-8,7,第一节、工业毒物及其对人体的毒害,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从呼吸道、从皮肤、从消化道进入;毒物进入人体最重要的是经呼吸道进入。不同毒物因进入人体途径、数量、接触时间及身体
5、状况等因素不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压力容器使用中,生产性毒物常以气体、蒸汽烟雾、粉尘等形式存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当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危害人体健康,预防毒物危害十分重要。,2021-8-8,8,第一节、工业毒物及其对人体的毒害,压力容器内的介质按毒性危害程度分为: A、极度危害; B、高度危害; C、中度危害; D、轻度危害。 例如氟、氢氟酸、光气、氟化氢、碳酰氟、氯等均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 例如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氯乙烯、甲醇、氧化乙烯、硫化乙烯、二硫化碳、乙炔、硫化氢等为中度危害介质。,2021-8-8,9,第一节、工业毒物及其对人体的毒害,为防止中毒事故发生,从事有毒
6、介质压力容器的作业人员,应了解其所接触的毒物物理和化学特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有毒介质泄漏;根据不同毒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药品;每个作业人员应熟悉掌握中毒急救措施。,2021-8-8,10,第一节、工业毒物及其对人体的毒害(例题),例:压力容器内的介质按毒性危害程度分为:A、极度危害;B、高度危害;C、中度危害;D、轻度危害。 (V) 例:空气中容许的毒物浓度值越大,则毒性越小。 (V),2021-8-8,11,第二节、介质的燃烧特性和防火技术,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质跟空气(氧气)、其他氧化剂混合,在一定热源下,瞬间燃烧,并产生光和热的现象。 气体爆炸是指可燃物质与空气(氧气)、其他氧化剂混合成一定浓度,在一定热源下,瞬间燃烧,并发生火光,放出大量热量,同时产生巨大的响声的现象。,2021-8-8,12,第二节、介质的燃烧特性和防火技术,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易燃气体:确定介质是否是易燃介质的标准与空气混合后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