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26篇.docx

上传人:专业公文范文 文档编号:25117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1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2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2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2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2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2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1.“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32.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实际行动.93.把准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作战的规律.164.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把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实.225.从制胜机理演变看作战指导之“变”.256.大力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强军打赢的一流部队.317.高质量开局 高标准起步.388.构建打仗型国防动员新格局.419.构建因应时代发展的作战体系.4710.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5411.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6012.切实做好新征程上的食品安全工作.6713.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7414.如何打通无人智能作战堵点.7815

2、.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8516.时时放心不下 场场到点交卷.9117.矢志不渝奋斗 笃行不怠强军.9518.探寻信息时代认知对抗制胜密钥.9919.体系化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10520.无人智能作战有哪些优势.11221.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1722.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623.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13024.有效拓宽开放融合引才育才渠道.13625.着力提高文职人员队伍管理水平.14226.着力提升战略管理能力.149“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决策学领域专家认为,理性思维的最佳组合是“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

3、下雨的概率是 70%,意思是下雨可能性较大,但也可能不下雨,这就是灰度认知。但在决策上,要么带伞要么不带,我们不可能带一把 70%的伞,这就是黑白决策。所以,灰度认知是一种评估选项阶段的量化思维,需要接受不确定性、不带预设立场、保持头脑开放;而黑白决策则是形成决策阶段的定性思维,需要寻求确定性、选择非黑即白、不能模棱两可。作战筹划时应保持灰度认知作战筹划阶段,是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的过程。此时应保持灰度认知,将问题精确量化,从而为黑白决策提供支持。例如,二战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舰船屡遭日机攻击,损失惨重。为研究对策,美军征集大批数学家对 400 多个战例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当日军

4、飞机采取高空俯冲轰炸时,美军舰船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的损失率为20%,采取缓慢摆动的损失率为 100%;二是当日军飞机采取低空俯冲轰炸时,美军舰船采取急速摆动和缓慢摆动的损失率均为 57%。显而易见,最佳应对策略就是只要敌机来袭,均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据估算,美军这一决策使舰船损失率从 62%降至 27%。这种量化分析的方式,将规避战术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概率问题,帮助美军找到了解决方案。这就是典型的灰度认知。灰度认知的量化分析方法还有很多。如“投票表态”,就是群体决策过程中对不同观点分布情况进行量化描述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多数人的意见只能代表主流,却未必正确。为了在量化分析的同时

5、尽量提高决策的正确率,还可以采取“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其中,“可信”指的是“意见可信”,即提供意见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加权”就是“乘以权重”,即不同专家的意见应根据过往表现分配不同权重。这种方式可以让灰度认知由“模糊”变得相对“精确”。这一分析机制同样适用于作战决策。例如,部队召开作战会议,就采取哪种作战方案进行表态。其中,每名与会成员的意见权重不同。虽然最终方案还是由指挥员拍板,但这种基于可信度加权的集体分析方式,会让决策者充分参考其他人的视角和观点,从而更理性地看待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在平时一些重大事项的评估决策中,为了更科学地分配权重,还可以组建“专家组”。每名专家都

6、有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每个人的意见权重会有差别。对于那些分析方法更专业、分析问题更准确的专家,决策机制会赋予更高的权重。经过加权统计,最后得到一个群体意见,供决策者参考。定下决心时应坚持黑白决策黑白决策是灰度认知的目的和结果。无论作战筹划阶段的“认知灰度”如何,最终决策只能是非黑即白的。因此,定下决心时应坚持黑白决策。如果把灰度认知视作一个从白到黑的渐变色带,黑白决策就是在这条色带上划一条分界线。有时哪怕不符合逻辑,也要划线。就像任何考试都有明确的录取分数线,为了确保公平,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这么一条线。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最后一名的成绩划线,这很简单也很合理。但在很多决策场景中,这条线很难划定。比如城市战场上,敌我力量犬牙交错,大量民众混杂其中,这些人是敌是友?如何区别对待?复杂地形条件下,敌人准备实施进攻,我选择有利地形实施防御,防御前沿应该放在哪里?何时实施反击?此类作战决策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要在灰度认知空间划一条决策线。不过线,则保持现状;过了线,就应该果断作出改变。划线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预留缓冲区”。想象从左至右,有一个由白到黑的渐变色带,即左白右黑,中间灰色。那么这条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资料 > 其他文档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