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2009.pdf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6230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5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200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200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200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200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200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2 2 12 0 0 9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h a s s i sD y n a m o m e t e r sf o rA u t o m o b i l eE m i s s i o n sT e s t i n g 2 0 0 9-0 7-1 0发布2 0 0 9-1 0-1 0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2、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h a s s i sD y n a m o m e t e r s f o rA u t o m o b i l eE m i s s i o n sT e s t i ngJ J F1 2 2 12 0 0 9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 0 0 9年7月1 0日批准,并自2 0 0 9年1 0月1 0日起施行。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厂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有限公司 本

3、规范由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2 2 12 0 0 9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 伟(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朱卫民(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郑 黎(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周申生(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厂)严 瑾(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陈 曦(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陈南峰(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杨耀光(佛山市南华仪器有限公司)J J F1 2 2 12 0 0 9目 录1 范围(1)2 引用文献(1)3 术语(1)4 概述(1)5 计量特性(1)5.1 滚筒装置(1)5.2 速度(1)5.3 扭力(2)5.4 基本惯量(2)5.5 恒载荷加载滑行时间(2

4、)5.6 变载荷加载滑行时间(2)5.7 内部损耗功率(2)5.8 加载响应时间(2)6 校准条件(2)6.1 环境条件(2)6.2 校准用计量标准器及设备(2)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7.1 校准项目(2)7.2 校准方法(3)8 校准结果表达(9)8.1 校准证书(9)8.2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9)9 复校时间间隔(9)附录A 校准证书的内容(1 0)附录B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1 2)J J F1 2 2 12 0 0 9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以下简称底盘测功机)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本

5、规范适用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稳态工况法、简易瞬态工况法及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的校准。2 引用文献G B1 8 2 8 52 0 0 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 B3 8 4 72 0 0 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 术语3.1 底盘测功机基本惯量D I W(d y n a m o m e t e r i n e r t i aw e i g h t)惯量模拟装置模拟汽车行驶中平动惯量所相当的汽车质量,称为当量惯量;而底盘测功机

6、上所有旋转部件等效的当量惯量称为底盘测功机基本惯量。3.2 主滚筒m a i nr o l l e r与功率吸收装置同轴连接的滚筒。4 概述底盘测功机是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工况法检测时用于模拟车辆在道路实际行驶时的惯量和阻力的专用计量设备。底盘测功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功率吸收装置(P AU)及其控制器、滚筒装置、机械惯量装置、驱动电机、同步装置、测力装置、测速装置、举升装置、侧向限位装置、显示装置等。5 计量特性5.1 滚筒装置5.1.1 主滚筒直径允许误差:0.5%。5.1.2 主滚筒表面径向圆跳动量不大于0.2%。5.1.3 前后滚筒母线平行度不大于1 mm/m。5.2 速度主滚筒线速度允许误差:0.2 k m/h或0.5%。1J J F1 2 2 12 0 0 95.3 扭力5.3.1 零值漂移:5 N。5.3.2 示值误差:1.0%。5.3.3 重复性:不大于1.0%。5.3.4 回程误差:不大于1.0%。5.4 基本惯量基本惯量允许误差为铭牌标称值的2.0%。5.5 恒载荷加载滑行时间恒载荷加载滑行时间允许误差:4.0%。5.6 变载荷加载滑行时间变载荷加载滑行时间允许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标准 > 安全技术规范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