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JJF 1174-2017.pdf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6230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DF 页数:104 大小:96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JJF 1174-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JJF 1174-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JJF 1174-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JJF 1174-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JJF 1174-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1 7 42 0 1 7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V e c t o rS i g n a lG e n e r a t o r s 2 0 1 7-1 1-2 0发布2 0 1 8-0 5-2 0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V e c t o rS i g n a lG e n e r a t o r

2、 sJ J F1 1 7 42 0 1 7代替J J F1 1 7 42 0 0 7 归 口 单 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 草 单 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1 7 42 0 1 7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桥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何 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亦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王 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刘君荣(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J J F1 1 7 42 0 1 7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导频误差矢量

3、幅度(1)3.2 数据误差矢量幅度(1)4 概述(1)5 计量特性(1)6 校准条件(3)6.1 环境条件(3)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5)7.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6)7.2 内部晶体振荡器(6)7.3 输出信号频率(6)7.4 输出电平(7)7.5 谐波、分谐波和非谐波(8)7.6 单边带相位噪声(8)7.7 载波的剩余调幅和剩余调频(9)7.8 幅度调制的调幅度及调制解调失真(9)7.9 频率调制的频偏及调制解调失真(1 0)7.1 0 相位调制的相偏及调制解调失真(1 0)7.1 1 脉冲调制通断比及上升/下降时间(1 1)7.1 2 内调制信号发生

4、器输出频率及幅度(1 2)7.1 3 T DMA数字调制质量参数(1 3)7.1 4 C DMA数字调制质量参数(1 3)7.1 5 WL AN数字调制质量参数(1 5)7.1 6 蓝牙数字调制质量参数(1 9)7.1 7 L T E数字调制质量参数(2 1)7.1 8 W i MA X数字调制质量参数(2 2)7.1 9 用户定义数字调制质量参数(2 3)8 校准结果表达(2 4)9 复校时间间隔(2 4)附录A 校准记录表格(2 5)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5 8)J J F1 1 7 42 0 1 7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8 9)附录D WL AN8 0 2.1 1参数列表(9

5、 7)J J F1 1 7 42 0 1 7引 言 本规范是对J J F1 1 7 42 0 0 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的修订。在通信领域,数字信号发生器得到广泛应用,所使用的数字信号发生器是采用矢量调制(又称为复数调制或I-Q调制)方案的矢量信号发生器。矢量调制是一种强大的调制方案,可生成任意的载波相位和幅度。在这种调制方案中,基带数字信息被分离成两个独立的分量,即I(同相)和Q(正交)分量,这些I和Q分量随后组合形成基带调制信号。近几年来,全球著名的电子测量仪器制造商,其制造的数字信号发生器,名称已更换为“V e c t o rS i g n a lG e n e r a t o r”

6、,中文名称为“矢量信号发生器”,基此,本规范的校准对象为矢量信号发生器,修订后的规范名称为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本规范依据J 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起草修订,相关术语遵循 和 采 用J J F 1 0 0 12 0 1 1 通 用 计 量 术 语 及 定 义,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依 据J J F1 0 5 9.12 0 1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写。本规范与J J F1 1 7 42 0 0 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规范名称由原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改变为 矢量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对频率范围进行了扩展,频率范围由原2 5 0k H z 6GH z扩展到2 5 0k H z 4 4GH z;对所校准的通信制式 种 类进 行 了 调 整,增 加了WL AN、B l u e t o o t h、L T E、W i MA X新通信制式的校准方法,不再保留P H S、I S-9 5C DMA旧通信制式的校准方法。在WL AN8 0 2.1 1通信制式中,涉及多种调制方式,而每种调制方式对应有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标准 > 安全技术规范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