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pt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7141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夏季高温作业防暑,Page 2,何谓中暑,中暑的分级及急救措施,中暑原因,防暑降温小常识,Page 3,一、何谓中暑,根据GBZ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何谓中暑,中暑分级,单击添加,重度中暑,单击添加,轻度中暑,中暑先兆,中暑的分级及急救措施,Page 5,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并予以密切观察。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中暑先兆,中暑原因,Page 6,迅速脱离高

2、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轻度中暑,重症中暑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 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 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

3、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5)若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并通知车 间主管领导。,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如何吃?如何喝?如何穿?如何住?,防暑降温小常识,夏季防暑降温知识介绍,中暑:民间也叫“发痧”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中暑的原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是大地温度再度升高,是

4、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至0.7-1,使人的嗅觉器官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中暑先兆及症状:根据中暑情况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抽风,烦躁不安,口渴,

5、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高温防暑,高温防暑,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据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的散热量。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当

6、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35!中暑预警线,每年一到高温天气,也就进入了“空调病”的高发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会有所增多。天坛医院急诊科的于东明主任提醒市民,天气炎热不仅要防中暑,更要注意别患上空调综合症。为预防“空调病”的发生,专家建议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至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室温最好定在25至27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另外,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高温防暑,从各大医院了解到,由于最近的高温天气,医院里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数量急剧增多,平均每天约有20多例。据内科急诊的医生介绍,每到高温天气,都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气温过高,老年人出汗多,从而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变黏稠,很容易发生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医生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天热的时候要多喝水,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开空调,尽量少出汗,以防止血液浓缩,此外,中午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心脑血管病人多喝水,专家表示,打把遮阳伞是步行者遮挡紫外线最有效的方法,不要只有女士打,老人、孩子更该打,男士也不要害臊,请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课件 > 综合知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