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43.020 CCS T 40 团 体 标 准 T/CSAE 266.12022 智能网联汽车 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性能要求及测评方法 第 1 部分:通用方法及指标定义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Requirements and test evaluation methods for forward visual perception performance of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Part 1:General test methods and indicators definition 2022-12-20
2、发布 2022-12-20 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 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以下简称:CSAE 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按照明确的程序、规则,遵循公开、透明、协商一致原则组织制定的,供市场自由选择、自愿采用的规范性技术文件。CSAE 标准旨在发挥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优势,着眼企业竞争力提升,推动汽车产业创新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CSAE 标准版权归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除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许可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该标准。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欢迎将意见反馈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便修订时参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地址:北京市大兴区融兴北三街39号
3、行知楼;电话:010-50911954;邮编:100176;邮箱:wwqsae-china.org。T/CSAE 266.1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系统.2 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范围.2 4.1 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目标范围.3 4.2 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系统要求.3 4.3 5 视觉感知性能测试方法.4 测试通用要求.4 5.1 5.1.1 测试方法适用阶段.4 5.1.2 测试用坐标系.4 5.1.3 真值系统.5 回灌测试.5 5.2 5.2.1 概述.5 5.2.2 测试要求.5 5.2.3 测试流
4、程.6 仿真测试.6 5.3 5.3.1 概述.6 5.3.2 测试要求.6 5.3.3 测试流程.7 封闭场地测试.7 5.4 5.4.1 测试要求.7 5.4.2 测试流程.7 公开道路测试.8 5.5 5.5.1 测试要求.8 5.5.2 测试流程.8 6 视觉感知测试项及测试指标.8 测试项.8 6.1 6.1.1 直接测试项.8 6.1.2 间接测试项.9 6.1.3 系统性能测试项.9 6.1.4 系统安全测试项.10 测试指标.10 6.2 附录 A(资料性)感知项、测试项及其测试指标的对应关系.13 T/CSAE 266.1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
5、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T/CSAE 266智能网联汽车 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性能要求及测评方法分为4个部分:第 1 部分:通用方法及指标定义;第 2 部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第 3 部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第 4 部分:交通拥堵辅助系统。本文件为T/CSAE 266的第1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武汉达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黑芝麻智
6、能科技有限公司、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开发院、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纪嫣静、李润泽、黄萌、邓盛宇、李峰、庞凯、朱西产、张峻荧、王孔龙、陈维富、高嵩、王鹤、赵文博、程智锋、吴茜、陈君毅、陈华、苏芮琦、孙健宁、陆军琰、陈音、何俏君、朱冰、于晓军、李艺、黄小云、王跃建、水冰、徐月云、曹恺、王瑶、鲍叙言、王捷、方伟浩、马鸿杰、曹润滋、白智敏、王金鑫、窦汝振、宋攀、贾元辉、金大鹏、何山、吴限亮、潘青梅、王贵锦、许瑞琛、张贤超、张成阳、王栋梁、郑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