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的准备和实施――理论部分(2).docx

上传人:专业公文范文 文档编号:280477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的准备和实施――理论部分(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的准备和实施――理论部分(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的准备和实施――理论部分(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的准备和实施――理论部分(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的准备和实施理论部分(2)1 危险源数据库的建立所谓危险源是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部门,建立危险源数据库的目的是便于统一管理,掌握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并据此开展本地区的危险源预案研究工作危险源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如下:事故源目录,包括事故源名称、区域代码、事故源代码等属性;事故源基本情况,包括东经、北纬、职工人数、企业位置、企业面积、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料数量、联系电话、负责人;事故源防护措,包括针对事故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方法;事故源应急监测组织,包括监测的组织责任、预防措施;放射品数据库2 危险品数据库危险品数据库不仅提供危险品的种类,

2、还提供危险品的理化性质、爆炸危险性、毒性等内容,现场监测时可以据此为监测方法、监测人员防护等方面做好准备危险品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如下:危险品目录,包括危险品名称、储存量、最大储存量、储存方式、运输方式、运输频率、运输数量、产生量;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危险品理化性质,包括形状、熔点、沸点、相对密度、饱和蒸气压、监界压力、燃烧热、热熔比、液体比热、液体密度、液体汽化热;危险品标识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分子式、分子量、CAS 号、RTECS 号、UN 号、危险货物编号、IMDG 规则编号;危险品泄漏处置,包括危险品的应急处理措施;危险品的爆炸燃烧性,包括燃烧性、燃烧分解产物、闪点、自燃点、爆

3、炸上限、爆炸下限、稳定性、聚合危害、危险特性、避免接触的条件、灭火方法;危险品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手防护;危险品急救措施,包括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时采取的措施3 应急监测准备应急监测准备在完成本地区危险源和危险品基本信息后,认定当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种类,完成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工作成果可以适当的形式表示应急监测大体可分为现场监测和事故后的追踪监测现场监测完成事故发生后污染程度的监测,要求监测结果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定要十分迅速,短时间内提出监测结果,并反映污染的变化趋势目前,市场上的快速监测装置很多,检气管、快速气体测定仪、便携式气体测定仪、便携式气

4、相色谱仪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都可列为首选事故后的监测是一个长期的监测过程慢性危害的一个手段在这个阶段,环境监测以实验室监测为主,倾向于使用大型监测仪器,包括应急监测仪器、应急监测人员防护设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4 应急监测的实施4.1 监测布点为确保人身安全,对可能发生爆炸事故的点位应设置在爆炸危害范围外根据气象条件确定位的布设,以能够反映浓度的变化趋势为原则在不同的时间段,污染范围不同,污染边界也会发生变化监测点位要随时间变化楼群、人口密集区、可发生湍流的地区应增加监测点位如,加油站和煤气分配站可能引起泄漏和火灾两类事故,泄漏的污染范围较小,点位布设范围较小爆炸、火灾的监测范围较

5、大事故监测分为现场监测、事故后监测,事故现场的点位布设能反映危害区域范围,事故后监测布点体现均匀的原则4.2 监测方法对于易挥发、易燃的物质注意测定其在空气中的比例本着科学、经济实用的原则,推荐污染监测方法如表 1所示5 应急监测反应机制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事故发生后,需要迅速完成应急监测以提供数据,完善的反应机制尤为重要,涉及到市、区、工厂三级部门,在制度上的合理分工是完成这个预案的重要部分 划发的基本原则是使各级部门的管理数量自下而上递减 其范围的确定显然与各种因数有关,如化学品的种类、储存数量、储存方法、人口密度、气象条件,指标计算结果反映在致死浓度区域范围上,致死浓度区域范围为参考标准同时参考污染物的毒性指标一级RC1二级C2R1三级R2C1=100M,C2=50M,建议C1、C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R 是致死浓度范围(匡华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化工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