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28417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风险提示遇高热、碱类、活性炭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水或水蒸气产生氯化氢气体。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和窒息性。不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分子量 197.82,熔点-57,沸点 128,相对密度(水=1)1.6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6.9,饱和蒸气压1.37kPa(20)。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机合成的常用试剂,用作光气的替代品,也可作为其它毒剂如芥子气等的溶剂。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本品不燃。【活性反应】遇高热、碱类、活性炭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

2、【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水肿,严重者窒息死亡。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设置有毒气体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戴耐油橡胶手套。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炭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3、容器损坏。【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避免直接接触双光气,操作人员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2)打开双光气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工作区的空气中。(3)生产车间、化验室和采样等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带未愈的伤口上岗。(4)工作场所凡有不安全因素的部位,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2)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炭、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在双光气储罐四周设置围堰,围堰的容积

4、等于酸罐的容积,围堰与地面作防腐处理。(3)每天不少于两次对各储罐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发现跑、冒、滴、漏等隐患要及时联系处理,重大隐患要及时上报。【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双光气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应用专用槽车运输。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双光气搬运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卸监装;夜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应急处

5、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漱口,禁止催吐。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15 分钟。就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泄漏应急欢迎光临安全人之家https:/处置】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严禁用水处理。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小量泄漏,初始隔离 30m,下风向疏散白天 200m、夜晚7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200m,下风向疏散白天1100m、夜晚 26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化工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