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表(现场部分)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办法检查结果1领导下井带班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查记录查看现场2安全出口1每个矿井至少应有2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0m。2每个生产水平(中段)、采场,均应至少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应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查看现场3防排水1井下主要排水设备,至少应由同类型的3台泵组成。2井筒内应装设两条相同的排水管,一条工作,一条备用。矿山的主要泵房,进口应装设防水门。3水仓进水口应有蓖子。查看现场4防灭火1井下消防供水水池容积应不小于200m。木材场、有自燃发火危险的排土场,应布置在
2、距离进风口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80m以外。2竖井、斜井及其井架和井口房、主要运输巷道、井底车场硐室,应设置消防水管。查看现场5矿井提升1过卷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必须安装到位。升降人员的单绳提升罐笼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坠器。2提升矿车的斜井,必须安装常闭式防跑车装置。斜井上部和中间车场,必须设阻车器或挡车栏。斜井下部车场要建有躲避硐室,并有明显的标志。查看现场6矿井供电1由地面到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主排水泵房的电源电缆,至少应敷设两条独立线路,并应引自地面主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2变电所的门应向外开,窗户应有金属网栅,四周应有围墙或栅栏,并应有通往变电所的道路。3中央变(配)电所的地面标高,应比其入口处
3、巷道底板标高高出0.5m。与水泵房毗邻时,应高于水泵房地面0.3m。采区变电所应比其入口处的巷道底板标高高出0.5m。其他机电硐室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入口处的巷道底板标高0.2m以上。查看现场7顶板管理1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应有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2采用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采矿,应根据顶板稳定情况,留出合适的矿柱。查记录查看现场8空区管理对采空区进行日常安全监测。查记录9井下爆破1爆破应有专门设计,爆破器材的发放领用应做好记录。2矿山爆破后,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查确认井下空气合格后、等待时间超过15 min,方准许作业人员进人爆破作业地点。查记录查看现场10通风与防尘1主要进、回风巷道在服务期间
4、应能保持安全稳定畅通,禁止堆放材料和停放设备。主要回风井巷不得用作运输通道和人员通行通道。2主要通风机房内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的仪表,应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3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以减少漏风,降低阻力。查看现场11安全防护与标志作业场所有坠人危险的钻孔、井巷、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均应加盖或设栅栏,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照明。行人和车辆通行的沟、坑、池的盖板,应固定可靠,并满足承载要求。设备的裸露转动部分,应设防护罩或栅栏。查看现场12“六大系统”1监测监
5、控系统。视频监控功能齐全,并具有报警参数设置和声光报警功能。井下总回风巷、各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回风巷应设置风速传感器。提升人员的井口信号房、提升机房,以及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人员进出场所、紧急避险设施及井下爆破器材库、油库、中央变电所等主要硐室应设视频监控。2人员定位系统。人员出入井口和重点区域进出口等地点应安装分站(读卡器)。识别卡应专人专卡,并配备不少于经常下井人员总数10%的备用卡。3压风自救系统。压风管道敷设应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主压风管道中应安装油水分离器。4供水施救系统。供水管道敷设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
6、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供水管道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内,并安设阀门及过滤装置,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灾时的需要。5通讯联络系统。安装通信联络终端设备的地点应包括:井底车场、马头门、井下运输调度室、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井下各中段采区、主要泵房、主要通风机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提升机房、井下爆破器材库、装卸矿点等。通信线缆应分设两条,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6紧急避险系统。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min的自救器,并按入井总人数的10%配备备用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避灾硐室和救生舱配备的食品和急救药品,应保证在保存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