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docx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30668 上传时间:2021-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全是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搞好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在人的行为和物的种类日趋复杂多变的今天,单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目的。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基点出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一种“人本观”。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别人管理。人机环境系统的主导控制是人,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带环节,靠人去实现。管理的手段机构和章法,靠人去建立。总之,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抓安全,抓其

2、根本,首先要抓“人”。人的不安全行为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物理本质是一种意外释放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少企业在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从另一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据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5085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按照美国海因里希的五因素“多米诺骨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社会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过失,人为过失又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危害,这就引发了意外事件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而从保证安全的角度来看,着眼点应放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设备)的不安

3、全状态,只要设法对这两者进行防范,人身伤亡事故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应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隐形危险)。虽然海因里希的理论描述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但是从他调查的 75000件工伤事故中看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了89.8%,由此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不同行业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的比例如表 1所示。表1人因事故在各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行业名称 人因事故的比例道路交通57%完全由人引起90%包含人的因素航 空 70%-80%核 电 60%以上石油化工 60%以上矿 山 85%“人本观”是

4、企业安全 管理中的基本理念所谓安全管理中的“人本观”,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依靠人的力量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却往往忽视了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在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才能和技巧。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都是靠人去实现和执行的。人是安全管理中的主体也是客体,人不安全了,企业就没有安全和发展。因而必须树立

5、依靠人的经营理念,把全员纳入到安全管理中,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安全的最大实现。2、尊重人的生命: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宗旨。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要做一些调整,首先是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生产环境的优化,生产工具设备的技术进步,确保人员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都应当是安全部门的职责。其次对于设备和系统发生的事故要客观地对待。第三,我们要从大量的事故中提炼出统计规律而不过分强调个人的责任,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可以较好地避免因为个人违章而招致事故的可能。3、关心人的心理:安全管理的

6、基础。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有些事情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人的正常心理发生变化。这往往会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比如挫折经历和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心理损伤,药物导致的心理失常,还有长时间工作的职业压力,这些心理变化常常是酿成生产事故与人身伤害的原因。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针对每个人的心理,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各种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尽职尽责地完成安全生产任务。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培养 “四有”职工队伍,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素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强化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资料 > 其他文档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