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液化石油气?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轻质的碳氢化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有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为了便于储存使用,常将石油气体加压使之液化,灌装在专用的压力容器和钢瓶中。这种经过加压液化的石油气体,就叫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危害1、燃爆危害在常温常压下液态的石油气极易挥发,汽化后体积能迅速扩大 250350倍,而且比空气重 1.52.0 倍,一时不易被风吹散。其燃烧爆炸下限很低,在空气中含量达到 1.5%9.5%一遇明火就会爆炸。其最小引燃能量都在0.2mJ0.3mJ,我们拨打手机的能量(0.42mJ)足以引爆液化石油气爆炸气团。同时液化石油气与氟、
2、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爆燃危害易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2、健康危害液化石油气具有低毒性,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 1%时,就会使人呕吐、感到头疼;达到 10%时,两分钟就能使人麻醉;人体吸入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时,就会发生窒息死亡。03、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会造成污染。面临的风险风险1、部分企业为牟取暴利,违规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杂二甲醚,二甲醚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掺入液化气后会腐蚀罐体上的胶管,时间久了易发生泄漏,当液化石油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点火源会发生爆炸事故。2、部分企业将工业丙烷非法售卖到餐饮企业等民用领域,工业丙烷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
3、危险。2、液态石油气在生产环节存在泄漏风险,一旦泄露会迅速汽化且难以控制,如大量泄漏遇明火可造成大面积的火灾或可燃蒸气云爆炸事故,并且极易引起相邻容器储罐的爆炸。防范措施1、液化石油气等燃料生产企业应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严禁生产、销售气质不达标、无警示性臭味、非法掺混二甲醚等“问题气”。2、液化石油气等燃料生产企业应健全产品购销管理制度,建立流向清晰可溯的购销台账,确保产品流向可控,不得将工业丙烷、醇基燃料、生物质燃油等产品非法售卖到餐饮企业等民用领域。液化石油气等燃料生产企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燃气经营。3、3.液化石油气等燃料生产企业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
4、规章制度、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监督落实机制,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常态化开展员工安全风险教育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储存环节风险1、液化石油气储罐、储存充装过程中使用的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一旦超压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事故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若遇火源,还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在烃泵房、灌瓶间等有限封闭空间内,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会挥发形成可燃蒸汽,由于通风不良,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措施1、液化石油气应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 30。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
5、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液化石油气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防雷、防静电设施等。2、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3、3.液化石油气仓库应建立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运输环节风险1、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储罐、钢瓶以及输气管道,如存在违章操作、长期使用缺乏维修导致性能失灵,易造成气体泄漏。泄漏的气体在扩散中一旦遇到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机动车辆排气筒喷出的火星等火源,便有
6、着火危险。2、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车辆受热、遇到强力震击和撞击,具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防范措施1、用于配送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机动车辆,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驾驶人员应当取得所驾车辆相应的上岗资格证,押运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车辆通行线路应当尽量避开人流车流密集道路和交通高峰。2、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车辆装载应当符合核定载质量,严禁超载。配送的气瓶应当作固定处理,不得倒放、叠放和悬挂在厢体外侧。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车辆不得装载除气瓶、配送辅助工具及相关安全防范器材以外的其他货物。3、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 2 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应经过正规设计、施工,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使用环节风险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环节可能存在软管老化损坏、连接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