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关于企业安全文化,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知识的阵地宣传,安全标语、安全警句、安全漫画、安全文艺节目等。其实,这些只能算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宣传工作现状。按照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的说法: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根据刘先明老师的论述,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安全文化理念。正确的安全理念,是指导和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向和目标的向导;是激发从业人员积极
2、参与、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引子;是全体从业人员自觉接受本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和约束内生力;是关于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观念、意识,并将时时处处指导和影响从业人员行动效能及结果的一只无形的手。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煤矿企业正在践行安全文化建设,并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比如:一是每年初都会自觉制定一年一度的安全工作目标、措施、责任、考核等方案,并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用以指导全年的安全工作;二是用激励的方法调动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对“三违”行为实施处罚,并对严重违章实施开除等严厉处罚措施。但是,从效果来看,在目前阶段似乎还并不理想。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
3、面:第一,执行力文化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在当下的“红线”管控和各级政府的相关规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各种检查等多方形成的高压态势下,企业能够按照上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一些工作,该有的规定都有,该有的文件都下发,该有的制度均齐全,该做的检查按时进行,该跟值班的干部都按章履行。因此,从表象看,各企业做的都不错。但是,如果深入仔细查一查相关的环节和过程就会发现,存在着不到位、不扎实、不细致的问题。比如: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从危险源辩识、评估到措施的制定,以及现场管控,都是由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弄出来的。隐患排查制度的执行也是走形式,有些单位连隐患排查的原始会议记录都没有。我们整天在强调要抓好
4、过程控制,但事实上生产现场的作业过程没有人来管控,个别矿井的作业现场甚至处于失控状态(年初陕西榆林和内蒙锡林郭勒盟两起煤矿重大事故足以说明现场管理的失控)。因此说,在煤矿仍然存在着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要求强调要求,以假资料证明具体工作的虚假现象,执行力大打折扣。第二,从业人员的思想理念尚未转变。大多数从业人员认为,各种检查都是来找毛病的,检查的结果不是扣分就是罚款,或是抓几个“三违”。作为检查人员的心态更是复杂:一是作为工作职责和对检查有个交待,必须查出问题。二是被查单位都是熟人甚至是朋友,有些可能是未来的领导。检查时不可太严厉或太认真。三是检查的时间短,根本无法检查现场作业的全
5、过程,所以真正的问题发现不了。四是某些领导对查出的问题,按照对应专业实施处罚,这样一来,就形成检查人员自己查自己,查出的问题越多,受罚越严重。从这些表象可以看出,无论是检查者,还是被检查者,都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各种管控措施是为了保全从业人员的命道理。大家的思想观念都还停留在为工作而工作,为检查而检查。认识上的偏差和机制上的缺陷导致行为上的不到位。而行为上的不到位,给安全留下了一个“隐性定时炸弹”。第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是现场一线员工综合素质低。从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行为规范与自身安全的关系、作业
6、现场的应急反应与应急处置、自我保护能力,以及规章制度的认知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二是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位。煤矿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很难招聘到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聘到的人才,由于煤矿地处偏远山区或戈壁滩,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大学生不习惯矿上的生活,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矿上干了一年半载就离开了。导致一些关键专业岗位缺员。三是部分煤矿的管理层方法简单粗暴。某些煤矿存在着一级骂一级的骂人式管理。对于一些工程质量不好,现场作业行为不规范,甚至违章现象,基本上都是以罚代管。四是教育培训效果欠佳。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授课方式陈旧,受训者没兴趣听讲,最终导致培训效果差。五是规程措施传达与学习走形式。在一般情况下,采掘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只用需一天时间,由工程技术人员向操作人员将作业规程念一遍,然后发考试卷让大家做题,不会写字的可让工友帮忙做试卷,考试结果基本上都能考个 8090 分的好成绩。综上所述,是导致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停滞不前的因素,煤矿企业应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并让全体从业人员能认同、理解、接受,且能自觉执行,通过长期、持久、科学、合理的制度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