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战略,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未来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提升质量的战略对策,行为经济学探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未来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提升质量的战略对策,行为经济学探究,20012012年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2011年制造业增加值:中国1.9009万亿美元,美国1.8805万亿美元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中国2.07932010万亿美元,美国1.9121 美元,近1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产量,出口额,就业人数,32%,目前,在22大
2、类工业产品中,有7大类(共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部工业产品种类的32%。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首位,20.9%,2013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317亿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0.1%。,5,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0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20.9%。,13.5%,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世界份额13.5%。,30.1%,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大批重大装备,为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人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生活消费品,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6,7,“中国奇迹”进入第二阶段,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30日刊登汤普金斯国际公司负责中国业务的副总
3、裁迈克尔扎库尔的文章,题为中国奇迹没有终结,它进入了第二阶段。文章摘编如下:198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40年时光荏苒,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去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8万亿美元。许多人把这个转变称为“中国经济奇迹”,描述得恰如其分。以前从来没有哪个拥有中国这种面积、范围、复杂性和历史的国家在这么短时间内这么快崛起:它从一个基本停滞不前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变成了一个连续20年每年增长逾10%的市场经济体。但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增长率为“区区”6%至9%,于是有些人称之为中国奇迹的终结。他们错了。它只是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正致力于使经济从重
4、型制造和出口转向更加成熟的支撑GDP增长方式。中国实现这一点并继续增长,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下四个行业。,19992013 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32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抽样数据,整体水平持续上升,但分布不均,1999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32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抽样数据,2013年全国各省(市)质量竞争力指数,东部各省市连块环岛式分布形成了东部“质量高地”,继续引领“中国质量”发展。西部地区除重庆具备中等质量竞争力外,大多数省区仍处在欠竞争力发展阶段,连片形成“质量洼地”。,1999201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趋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
5、提高,11,出口产品质量相对稳定,2006-2014年出口产品质量不合格率,13,质量问题挑战严峻,制造业质量滞后于制造业规模的增长,产品不合格率在高位徘徊:近些年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虽然逐年下降,但总体仍在10%左右;部分产品的不合格率多年徘徊在高位。,24%,22%,21%,46%,自镇流荧光灯,陶瓷片密封水嘴,电力变压器,冷轧带肋钢筋,部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关键零部件可靠性低:以机械基础件为例,由于内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平均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重点领域中,大部分产品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原材
6、料都依靠进口,产业“空壳化”。如:核电领域,约占核电机组设备投资额1/4的泵阀主要依赖进口,岭澳核电二期进口泵、阀高达2.2亿美元,而国内采购量不足4%;又如,内燃机中的大功率高速机80%以上、石化机械中的大功率泵阀和反应器的60%以上、数控机床所需高档功能部件的70%以上、高铁制动系统和轴承的80%均依赖进口。,制造质量损失居高不下:制造质量直接损失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损失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2年达到2829亿元,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制造产品一次合格率低,如大型锻件一次合格率仅为70%,而日本、法国均接近100%。,2002-2012年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损失示意图,标准总体水平不高:现行标准同时存在交叉重复、缺失、滞后老化等现象,标准的研制能力相对薄弱。国际话语权不强,目前,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182项,不足占国际标准总量的0.7%。计量保障能力不足: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虽然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四,但在核心项目支撑能力上与美国、德国等国相比存有相当差距。认证认可作用不强:我国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认证有效性不足,影响力不大,国际互认率低。,部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