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B1404T33-2024.pdf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326030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B1404T33-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B1404T33-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B1404T33-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B1404T33-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B1404T33-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ICS 91.140.80CCS P 401404山西省长治市地方标准DB 1404/T 332024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Design Guidelines for Sponge City Engineering in ChangZhi City2024-02-28 发布2024-05-28 实施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404/T 3320241目次前言.2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45参数与计算.66源头减排系统设计.147雨水管渠系统设计.208行泄与调蓄系统设计.249典型场景海绵城市设计.2610 海绵单项设施设计.33附录 A(规范性附

2、录)长治市及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46附录 B(资料性附录)长治市湿陷性黄土地质分布.47附录 C(资料性附录)长治市海绵城市单项设施投资估算一览表.48附录 D(资料性附录)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换填介质选配一览表.49参考文献.50DB1404/T 332024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长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本文件由长治市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技术专家组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咸海绵城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

3、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维全、闫攀、杨正、张庆宏、李晓路、马越、姬国强、孙学良、常元莉、侯精明、胡艺泓、李琳、马培华、李亚敏、俱晨涛、唐宇飞、段常慧、申利亭、周庆诗、薛萌、栾广学。DB1404/T 3320241长治市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工程设计的基本规定、参数与计算、源头减排工程设计、雨水管渠工程设计、行泄与调蓄工程设计、典型场景设计、单项设施设计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长治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海绵城市工程的设计,也适用于海绵城市专项改造及系统化治理等项目的相关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4、。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265 泵站设计标准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513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 51174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 51222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T 17638 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42 土工合成材料 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GB/T 17643 土工合成材料

5、 聚乙烯土工膜GB/T 25993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50805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134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CJJ 6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JGJ 100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CJJ 169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8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和评估技术规程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210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T 542 模块化雨水储水设施DB1404/T 3320242DBJ 04/T

6、344 山西省海绵城市技术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海绵城市 sponge city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和方式。3.2源头减排 source control利用现有自然条件或模拟原有的自然水文特征,通过渗透、调蓄和净化等措施,在排入排水管渠之前,控制径流产生量、减少径流污染、削减峰值流量和收集利用雨水。3.3内涝 urban flooding,local flooding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排水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3.4内涝防治系统 urban floo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用于防止和应对城镇内涝的工程性设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包括雨水收集、输送、调蓄、行泄、处理、利用的天然和人工设施及管理措施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标准 > 地方标准 > 山西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