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CCS C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52024代替 GBZ 152002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standard for occupational acute nitrogen oxides poisoning2024-05-09 发布2025-05-01 实施GBZ 152024I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代替GBZ 152002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与GBZ 15200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刺激反应(见第5章,2002年版的第4章);删除了诊断分级中支气管周围炎和血气分析指
2、标的内容(见2002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诊断分级中呈哮喘样发作和猝死的内容(见6.1和6.3);删除了处理原则(见2002年版的第6章);更改了附录A的内容(见附录A,2002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职业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潍坊市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市吴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京、张付刚、张华、张恒东
3、、孟军、韩磊、宋平平、吴学谦、朱宝立、卢青青。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7年首次发布为GB 780187;2002年第一次修订为GBZ 152002;本次为第二次修订。GBZ 1520241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的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接触氮氧化物所致急性中毒的诊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Z 7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
4、断标准GBZ 78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T 157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3术语和定义GBZ/T 15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氮氧化物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出现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胸部X射线征象检查结果,参考职业卫生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5接触反应短期内吸入氮氧化物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出现一过性眼部刺激症状和(或)胸闷、咳嗽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且胸部X射线检查无异常征象,脱离接触后经过24h72h医学观察,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6诊断分级6.1轻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急性气管
5、-支气管炎(见GBZ 73);b)呈哮喘样发作(见GBZ 73)。6.2中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急性支气管肺炎(见GBZ 73);GBZ 1520242b)急性间质性肺水肿(见GBZ 73)。6.3重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肺泡性肺水肿(见GBZ 73);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见GBZ 73);c)并发严重气胸和(或)纵隔气肿;d)窒息(见GBZ 73);e)猝死(见GBZ 78)。7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 A。GBZ 1520243附录A(资料性)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A.1氮氧化物是指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
6、、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多种物质,其中,NO在大气中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NO2,NO2是引起患者急性中毒的主要效应成分。目前氮氧化物主要作业场所包括硝酸厂、氮肥厂、硝基炸药厂、冶炼厂、谷仓等,常在硝酸的制造及使用、硝基化合物的制造、含氮物质的燃烧、金属的焊接及切割、某些青饲料和谷物的发酵等过程具有接触风险。A.2本病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故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和胸部X射线征象为主要诊断依据。胸部X射线征象特征可表现如下:a)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胸片征象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延伸或边缘模糊。CT 征象为肺纹理增粗,两肺沿肺纹理分布斑片状密度增高影;b)急性支气管肺炎:胸片征象为两中、下肺野可见点状或小斑片状影。CT 征象为多发、边界不清的结节样阴影,多位于小叶中央,成簇状;部分呈磨玻璃密度影,部分病灶可融合;c)急性间质性肺水肿:胸片征象为肺纹理增多,肺门阴影增宽,境界不清,两肺散在小点状阴影和网状阴影,肺野透明度减低,常可见水平裂增厚,有时可见支气管袖口征和(或)克氏 B 线。CT 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磨玻璃影等;d)肺泡性肺水肿:胸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