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性违章的概念,小和尚剃头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学习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老和尚叫小和尚帮他剃头,小和尚剃完后,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习惯 是人的主观意识认可或接受某一固定和需要的行为方式,可以简单地分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两种。这种行为方式涉及到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的变化,反映其对待工作的态度,表现他的人生价值,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一种习惯是很难的。,习惯性违章 是指在某项作业中长期逐渐形成并被一定群体或个体主观和客观所认可的、经常性的违反安全规定、标准的一种行为。,70%80%,事故统计表明,60%的工伤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
2、的,70%80%的人为失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关系;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不良行为方式,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习惯性违章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地转变为事故。,反“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习惯性违章的特点,有人曾经把两只青蛙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里,放入沸水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命蹦出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的适宜,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温水煮青蛙”,麻痹性,在日
3、常的安全生产中,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他们就认识不到危害所在,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水温”还没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他们就将其看成“正确”的操作,丧失了警惕性。如果每次习惯性违章都必然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害,就不会有人去做“温水之蛙”了。,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分三个阶段:,17天“刻意,不自然”,习惯一旦形成,就相当于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习惯就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190天“不经意,自然”,721天“刻意,自然”,顽固性,中国有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发现很多违章操作的人,之前曾被
4、检查发现过同样的错误,而且接受过安全教育,但是仍然旧习不改。这说明习惯性违章确实非常顽固,受一定的心理定式支配,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对违章现象严厉查处,对违章员工重复教育。,“模仿是人的本能”,小到生活中会跟着别人哼歌、打哈欠,看到别人买股票、做房地产赚钱,也跟着学、跟着做。大到模仿鸟类发明了飞机人的模仿本能是按照环境来选择主体的形态和认知类型,实际上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过程,但这种趋利避害具有短视性,大多数人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传染性,根据对员工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分析,员工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行为方式”并非自己“发明”,而是从老员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员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
5、己也盲目效仿,而且用自己的习惯行为方式去影响新一代的员工,这就造成了“一脉相承”的严重后果。,“人都有惯性”,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不愿意去接受改变,改变就意味着要重新适应,他会感觉不习惯,而且会认为新的东西并没有原来旧的东西好。,排它性,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排它性。有些习惯性违章的工人固守不良的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省力”,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对安全操作规程学不进,不遵守。,常见的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一)进入生产环境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或操作时佩戴饰物。,习惯性违章之(二)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下台阶不扶扶手。,习惯性违章(三)未执行监护监督制度单
6、人进行操作。,习惯性违章(四)选用工具不当,随意放置和丢弃工具,忽视工具维护保养。,习惯性违章(五)随意扔、倒或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废弃物。,习惯性违章(六)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习惯性违章(七)使用汽、柴油等有机溶剂擦拭设备、场地或用湿布擦拭带电的电气设备。,习惯性违章(八)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驶时不系安全带或接打手机,超速,超载或客货混。,习惯性违章(九)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习惯性违章(十)进入有限空间或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空间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习惯性违章的原因,习惯性违章与事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习惯性违章是可能造成事故的一大潜在因素;因此,分析其原因有助于彻底铲除习惯性违章存在的滋生土壤,提高安全系数。,分析习惯性违章的原因有何作用?,习惯性违章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不安全心理。,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一)侥幸心理,以前同样作业都没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侥幸认为这次也不会发生事故。但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