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震基本知识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公益课堂抗震基本知识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公益课堂_导导读读2024 年 07 月 09 日 13:25关键词关键词地震 震级 烈度 主体结构 非结构构件 抗震设计 减隔震技术 地震动参数 峰值加速度 特征周期 抗震设防 基本目标 经济发达地区 汶川地震 九寨沟地震 泸定地震 四川 断裂带 欧亚地震带 减震全文摘要全文摘要本次讲座由一位来自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家主讲,深入解析了地震的基本原理、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首先,讲解了地球的构造及地震的发生机制,通过实验展示板块错动引发能量积累与释放的过程。随后,分析了地震在我国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四川
2、、云南等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强调了理解和掌握地震规律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减隔震技术作为现代抗震设计的一种创新方案,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在讨论抗震设防时,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了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进行科学设防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指出了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的概念设计、抗震构造措施以及非结构构件的抗震重要性。本次讲座还提到了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对抗震防灾工作的法规制定和政策支持,展现了国家对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章节速览章节速览00:00 掌握抗震基本知识:从地球构造到设计原则掌握抗震基本知识:从地
3、球构造到设计原则本次分享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主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震的基本原理、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主体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首先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及其特性,强调了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随后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了地震的发生机制板块错动导致的能量积累与释放。最后详细阐述了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主体结构及非结构构件的抗震策略,为听众提供了全面的抗震防灾知识。02:51 中国地震断裂带分布与历史强震分析中国地震断裂带分布与历史强震分析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拥有活跃的地震断裂带。台湾、华北平原、西北地区以及西南的四川、云南等地均存在断
4、裂带,并多次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凸显了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通过研究地震的发生位置和构造特点,了解地震断裂带分布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06:37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以地震为主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以地震为主地球上存在多种自然灾害,其中地震造成的危害最大,20 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百万,占总死亡人数的 54%,并导致巨额经济损失。城市区域因人口密集及高经济价值成为地震重灾区。历史上著名的地震事件包括 1923 年日本关东地震、1960 年智利大地震以及 2004 年印度洋海啸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中国,作为地震灾
5、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过去两个世纪内发生了多起造成巨大伤亡的地震事件。10:13 探索与应用:减隔震技术在抗震防灾中的作用探索与应用:减隔震技术在抗震防灾中的作用面对地震这一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减隔震技术被视为对抗地震影响的最新先进方案。不同于传统的硬碰硬抗震方式,减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支座和利用耗能装置来显著降低建筑在地震时的反应,保护其上的人员和设备安全。此举不仅减少了建筑材料的用量,还能有效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自 2012 年以来,中国的重要地区和建筑已开始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尤其是在地震频发的四川等省份,以提高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3:27 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震级、烈度与
6、地震动参数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震级、烈度与地震动参数震级代表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则表示地震对地表造成的影响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点的烈度会因距离地震中心的远近及地质条件等因素而异。正确的抗震设防应基于国家地震局发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图考虑了历史地震记录、经验、经济实力等多个因素。此外,抗震设计需考虑地震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总体而言,抗震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17:44 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及其现状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及其现状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建筑物应能承受不同程度的地震影响,确保安全。成都的建筑通常按照七度设防,而汶川地震时的实际烈度达到了六至七度,说明现有设防标准有一定合理性但仍有提升空间。四川省部分地区如康定和西昌实行高设防标准,反映出地区差异性。总体而言,虽然已有进展但仍需不断提高抗震设防水平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大地震。21:13 中国近年来的抗震防灾工作与进展中国近年来的抗震防灾工作与进展自 2015 年以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