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目录录1 适用范围.32 编制依据.3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34 职责分工.35 术语和定义.36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56.1 辨识范围.56.2 辨识内容.56.3 辨识方法.56.4 辨识结果.57 风险度分析及评估方法.67.1 风险度(危险性).67.2 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67.2.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67.2.2 风险矩阵法(LS).78 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78.1 风险分级:.78.2 风险管控原则.78.3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88.3.1 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88.3.2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88.3.3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
2、.88.4 企业常见高风险设施和作业.99 风险管控工作程序.9 2 9.1 成立风险管控组织.99.2 制定风险管控工作计划.99.3 风险管控的工作步骤.99.4 做好风险管控过程的相关记录.109.5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010 风险评估培训.1111 风险信息更新.1112 风险管控考核办法.11附件 A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12附件 B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13附件 C 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15附件 D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18附件 E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20附件 F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范例.22附件 G 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及适用范围.25 3 1
3、 适用范围本通用指南适用于省各行业企业的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相关制度等要求。2.1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 号)2.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2.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2.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5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2.6 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2.7 风险管理 风险评
4、估技术(GB/T 27921-2011)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明确开展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应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4 职责分工明确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与部门应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5 术语和定义5.1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险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R)可能性(L)后果(C)。5.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
5、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4 5.3 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风险点分类标准参见 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在安全风险识别时不局限于标准分类,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充分识别。5.4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5 风险评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
6、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5.6 风险分级蓝色风险或低风险:稍有危险或轻度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或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黄色风险或一般风险:中度(或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橙色风险或较大风险:高度危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红色风险或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5.7 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并依次按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四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5.8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5.9 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5.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