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动力设备安全运行要求(1)动力站房的设计、建造与动力设备的选型、安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这是保证动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动力站房及其辅助设施、公用设施的布置、设计、施工及动力设备的工艺布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动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动能质量(生产)必须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动力管线必须布局合理、运行可靠。动力设备与管线系统的安装调试必须符合有关规程要求,并经过严格的检查验收。(2)有健全的动力设备管理机构,配备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运行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3)有严格的安全检查、设备技术状态检查和设备维护修理制度,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建立对动力设备及动力管线的日
2、常巡回检查和定期检查制度,逐步采用状态监测技术,及时发现事故苗头和设备缺陷并加以修理或处理,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动力设备日常维护制度、计划预修制度,切实执行设备预修计划,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根据有关的规范、法规,如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暂行法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业企业电气装置技术管理规程锅炉及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制定各种安全检查、质量检验、环境监察等技术标准,作为对动力设备及动力管线进行安全
3、技术检查和质量检验的依据。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制度。技术资料包括:各动力站房的技术设计及施工设计图和平面布置图;动力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修备件图册;全厂、分厂、区、车间动力管线图、动力系统竣工图、动能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继电保护原理接线图等,以供对动力设备及管线进行安全技术检查和维护修理时使用。配备足够的、先进适用的检测试验器具和仪器进行安全检查、质量检查、状态监测、环境监控等。(4)有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通过建立各种安全工作规程,保证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如在操作、维修动力设备和进行安全试验时应遵守的工作规程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置
4、方法;某些动力设备工作时应采取的特殊安全措施等。建立运行操作规程,包括动力设备正常操作的方法和程序;允许使用的运行参数范围;开车(点火)、停车(熄火)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运行操作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要求;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判断方法和对策等。进行预防性试验的项目、期限与技术标准。各种运行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安全防火制度等,并做好各种记录。(二)动力设备运行调度体系动力设备运行管理比较严密复杂。企业在外部要接受主管业务部门的技术监督和调度,在企业内部为使各动力设备相互协调,建立正常的运行秩序,也必须相应建立运行调度体系。上与外部供电、供热、供水、供燃气等主管业务
5、部门的调度单位衔接,下管到企业各个动力站,各种动力传输管网,直到重点耗能设备。具体的调度方式可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例如:涉及采取各种安全措施的操作,应采用调度工作单的方式;属于停送动力的调度,允许口头或电话调度;在紧急情况下,允许口头调度及现场调度,先操作后补记录;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现场运行人员可以先操作,然后向调度室报告等。调度室和运行管理人员所在现场,应设置模拟板,明显标示系统运行状况,使系统运行状况一目了然,防止调度管理出现差错。(三)动力设备的日常管理动力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应达到:(1)建立运行制度、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等。(2)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符合设备出厂、生产需要、运行安
6、全可靠、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3)安全装置、保护元件、监测仪表及自动化器件齐全、完整,工作稳定可靠。所有阀门关闭灵活、严密,所有管道及附属装置标志明确,环境清洁整齐。(4)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振动、噪声、温升和润滑不良,工作可靠,无跑、冒、滴、漏现象。(四)动力运行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体制动力设备各级运行管理单位实行目标管理工作之一是针对各动力站、各耗能单位和耗能设备建立动力运行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体制。动力运行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用于动能发生转换的装置,使其经常处于或接近最佳运行工况,减少损耗,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最佳效果。经济技术指标应根据燃料、原料的品质,设备技术状态,人员技术水平,计算仪器以及同行业先进指标等条件,通过试验、比较和分析来确定。执行过程中应进行考核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定期测试、修改提高,以逐步降低燃料、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五)故障和事故管理动力设备在运行中,因故障中断运行,必须及时分析情况,查明原因,确定为误工操作、故障、设备事故或运行事故中的哪一种,并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认真处理。在事故处理时,要在现场调研、分析,分清原因及责任,做到“三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