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安全文库 文档编号:50822 上传时间:2022-0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工程隐患监控与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存在重大工程隐患的单位应成立隐患管理小组。小组由法定代表人负责。管理小组应覆行以下职责:1掌握本单位隐患的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2制定应急计划;3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4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5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企业各级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单位对重大隐患的管理和整改。二、隐患监控方法(一)监控点的选择与确定1易燃场所;2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3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4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5有机械伤

2、害的场所;6有坍塌危险的场所;7噪声、粉尘超标和环境污染的场所。(二)管理实施1凡列入“监控点”的场所统一设置标志牌,标明单位名称、监控要求、责任人、检查方法等。2绘制“两图”,即绘制企业“监控”组织网络图和“监控点”分布图。在“两图”中标明监控点的分布、责任人等。3坚持每一个监控点“有一本台账”,真正做到检查记录可查,资料台账存档。4搞好“四项管理”,即“监控法”目标管理;“监控法”检查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制管理;监控安全指标奖惩管理。5制订应急预案:对危险程度较大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监控点”制订应急预案,预案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事故形式、事故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救灾技术方案、防灾措施、

3、救灾领导小组以及事故发生后的联络、救护、疏散和善后处理工作等。(三)工作程序1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研讨贯彻落实方案。2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3制定有关规章制度。4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选择并确定“监控点”。5编写“监控点”控制要点,确定责任人和检查周期。6制订应急预案。(四)监控点检查管理制度1各级监控点责任人和当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检查周期,进行认真细致的巡回检查,严密监控,并形成详细的原始记录,以供公司检查考核。2监控检查中发现问题,正确地进行技术分析,查清原因,采取防止缺陷扩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将缺陷内容、发生时间、处理情况书面反馈安全部门。3对暂不能消险的缺陷、隐患,除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及时合理安排整改。4对存在的重大隐患,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止运行,及时报告领导或总工程师,研究整改方案,进行整改。5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教育,加强责任人对各监控点、监控设施的运行维护。6每月对各监控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作出科学性的综合分析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制度 > 通用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