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讲解了焊工安全通则,强调了电焊、气焊工为特种作业,需通过身体检查和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后才能独立操作。文中指出,工作前需检查焊接场地,确保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相距不小于5米,距施焊点不小于10米,并在10米范围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同时要备有消防器材,保证照明和通风。操作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防护眼镜或面罩,禁止赤身操作,仰面焊接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受压容器、密闭容器、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必须事先检查并清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压力和密闭状态。焊接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容器内焊接需设专人监护并有良好的通风措施,照明电压采用12V。电焊机
2、接地零及工作回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也不得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符合安全规定。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焊接时,需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单”,并由消防、技安部门现场检查,采取严密安全措施。高空作业时应系安全带,地面设专人监护,严禁将工作回线缠在身上。焊件需放置平稳、牢固才能施焊,不准在吊起或铲起的工件上施焊,作业地点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操作者需注意助手的安全,助手应具备电(气)焊安全常识。严格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乙炔发生器进行气焊作业。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电焊、气焊工及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事特种作业的焊工。该规程还适用于涉及焊接作业的企业、工厂、车间等场所,旨在规范焊接操作,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