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焊(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讲解了气焊(割)作业中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规程强调了乙炔瓶、氧气瓶及其附件的完好性和正确安装,确保无松动、破损或漏气现象,同时禁止氧气瓶嘴、调压表接头、胶管、工具等沾有油污。规程还规定了乙炔瓶、氧气瓶与焊(割)炬之间以及多个气焊(割)作业点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要求采取隔离措施。此外,规程指出乙炔瓶、氧气瓶应远离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避免同车运输和阳光曝晒。开启气瓶阀门时需使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确保压力表指针正常。作业过程中,氧气管和乙炔管不得错接,若发现阀门失灵或损坏,应在安全地点使气体自动逸尽后进行修理。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后开氧阀调整火焰;关闭火焰时,应先关闭高压氧气阀,再关氧气调节阀,最后关乙炔阀。作业结束后,需关闭气瓶阀,卸下调压器,拧上安全帽,收挂输气管,并保持作业场地整洁。气焊(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气焊(割)作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在建筑施工、机械制造、船舶维修等行业中从事气焊(割)工作的人员。该规程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有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