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60141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一、社会主义管理人本观念的基本特征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观念,是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管理中重视和运用人本观念,为的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去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这个角度上看,社会主义同样必须重视人这个管理中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同样必须通过提高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人的素质去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管理同样必须确立和运用人本观念,人本观念的一般对证,同样贯穿和体现于社会主义安全管理实践之中。安全管理的人本观念与其他管理观念不同之处,就

2、是把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理的人本观念,是历史唯物论指导下对安全生产实践的认识,始终认为人是具体的、社会的人。正由于“抽象的人”与“具体的人”二者的本质区别,使得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理的人本观念,在管理的根本目的、安全管理的主客体确定和领导方式,组织形式上,有着与资本主义管理人本观念不同的特征。1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理人本观念的核心资本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十分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十分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获取最大利润的手段。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从人出发。资本主义管理人本观念中,也包含着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自我

3、实现”之类的追求,但基本上都局限于分散的个人活动的范围之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其内涵比“自我实现”要丰富得多,不单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职能,并使人的先天、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包括个体的发展与全社会的发展能够保持协调统一的形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理人本观念的核心,要求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确立以下观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安全管理主体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必须把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同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概念, 必须从中国的生

4、产力水平和交换形态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去规划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创建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必须完整认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为此,安全管理过程应协调和处理好个人与组织、自由与纪律、权威与服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局部目标与长远全局目标等方面的关系。2.职工群众管理是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理人本观念的根本依托资本主义管理的人本观念也强调要调动下属的主动性、创造性,在一定范围内,也允许职工“参与管理”。然而,资本主义管理的主体始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者, “工业的司令官”只会是资本家阶级。只是由于管理组织系统呈现

5、出多层次结构时,上一层次的被管理者才可能成为下一层次的管理者。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论是法律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是平等的。人民是国家、政府机构和公有制企业的主人,各级管理者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管理经济、政治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仆”。管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职工群众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主体,而且对企业任何部门的管理者都拥有监督、罢免、选举权,职工群众也是对安全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会存在职工群众既是安全管理主体,又是安全管理客体的现实。因此,由职工进行企业安全管理,以职工安全管理为根本,这是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

6、理的人本观念的本质要求与主要内容。为此,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高度认识职工群众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的民主管理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一定范围内以致整个国家实现直接结合的基本方式。只有通过这种结合,才能使劳动者真正关心安全生产和安全工作效率,关心个人和群体的劳动成果,从而可以在根本上解决持久地调动劳动者安全生产积极性的问题。(2)努力创造职工群众安全管理的条件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是职工群众安全管理的物质前提,能否真正发挥职工群众安全管理的职能,则需要其他条件配合,如企业职工普遍的文化素质,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等。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是很高、职工文化水平较低的我国,还不可能实行由职工群众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只有通过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地方来进行间接管理。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素质,特别是安全文化素质和安全管理素质,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激励职工群众关心、参加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使他们既有愿望,又有能力去进行安全管理和民主管理。(3)灵活选择职工群众安全管理的组织形式 职工群众安全管理是社会主义安全生产管理的特征与一般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理论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