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勘单位钻机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62411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勘单位钻机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勘单位钻机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勘单位钻机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勘单位钻机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安全生产的关健是抓好基层工作和安全基础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 ,尽快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法搞好地勘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勘单位在步入市场经济以后,再不象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和经营类别的多样化,给地勘单位的野外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项目和施工往往是头一回,以前从未接触过。因此,野外钻机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出现许多新情况 9 新问题。而野外钻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又是地勘单位安全管理的关健所在,是安全

2、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要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健在钻机班组。1 钻机班组安全管理的现状1.1 野外职工安全素质整体偏低野外钻机操作工绝大多数是社会临时工和农民轮换工,特别是近年来尤为突出。 某些地质队除机长是正式工人外, 连班长都是临时农民轮换工,钻工就更不用说了。由于这些人受利益支配,加上地质队待遇较低,谁给的工资多,就给谁干,因此他们的稳定性较差,轮换频率高,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缺陷,安全意识更差,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对钻探技术、安全知识等缺乏必要的最基本的认识,对违章操作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不清,认为出了事故是单位的事,与己无关,安全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凭经验办事,必要

3、的安全操作规程在实际应用中都被人为地减化,更谈不上运用科学的安全技术手段。1.2 安全教育薄弱安全工作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这说明安全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地勘单位由于经营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安全教育没有针对性,没有深入性,没能真正使职工接受,在基层职工中形成的影响力不大。有些单位为了完成程序,应付检查,仅对新招的临时工进行几个小时的简单培训就草草了事,根本就没有认认真真地从安全常识、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如某地质队综合勘察公司于 2001 年 5 月 1 日,在勘察项目施工结束准备搬迁时, 机组人员做放塔前的准备工作, 机长与几名钻工

4、正在穿螺杆,两名钻工攀到 12m 的 A 字塔顶上卡钢丝绳, 站在塔旁的临时工王某在塔上还有人、吊车尚未挂好放塔钢丝绳的情况下,提前打掉了钻塔副腿与塔座之间的两个销子,使钻塔失衡,瞬间倾倒,塔上两名临时工摔成重伤。王某系招到队上仅两个月的临时工,上岗前仅参加一天的安全培训,不懂得钻机立塔、放塔等基本操作程序,致使事故发生。1.3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地勘单位野外职工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不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戴安全帽、不穿劳保鞋的现象常常发生,而且情况还比较严重。某地质队一个钻机施工点,钻工正在拉立轴准备放塔移孔位,竟然有七八个工人未戴安全帽,有五个工人未穿劳保鞋,

5、有的未戴安全帽还在塔上作业还有一个单位在安装设备,立塔准备施工,钻机人员几乎没有一个穿戴劳保用品,就连机长也没有戴安全帽,这样的工作场所,这样的工作现状,怎能保证安全生产呢?根本就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2001 年 58 月,某地质队,使用车装钻机在施工过程中,3 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两起触电事故,而且发生事故的施工场所、性质、过程等完全相似,都是在车装钻机立塔时,碰到附近的高压电线,如果稍加注意,两起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可见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的危害性。1.4 激励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力在基层钻机班组的安全管理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激励机制和办法,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贡献大小一个样,奖罚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激发职工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性。 如某队某机组两次触电事故中, 虽然对违章操作、违章施工的有关责任人做出了处理,但在这两起触电事故中,还有应急施救措施得力的职工,要不是他们处理得当,那这两起事故都有可能酿成大祸。每次事故都有它的双重性,既要处罚引起事故的责任人,又要表彰能临危不惧,及时正确处理事故减少事故损失的人。总之,解决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关键在钻机班组,尤其是当生产任务较重,出现了不安全因素或其它事故隐患时,也只有班组成员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行动才会自觉,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才能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管理 > 班组安全管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