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材料,1.1 安全生产形势变化发展需要,事故数居高不下,事故控制面临结构性困难,特别是重大事故,1.为什么开展双体系建设,背景二,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频发,企业仍大量存在: 认不清:传统经验管理 想不到:没有风险意识 管不好:没有针对性措施,1.1 安全生产形势变化发展需要,1.为什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1.2 安全生产新挑战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新挑战 大工业化生产带来风险集聚 新产业新业态提出新要求,1.3 双重预防机制的可行性,国际风险管控理念深入人心国内外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成功经验我国双重预防机制具备一定基础,1.4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总
2、书记: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典型事故不要处理完就过去了,要深入研究其规律和特点。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1.为什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1.为政府提供监管依据,提供检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依据。2.为企业负责人提供决策的依据。3.为各层级的管理者提供管控风险和隐患排查标准的依据4.为基础管理者提供隐患排查、应急处置、保护自己的依据。5.为工伤事故的调查提供依据。,双体系的目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体系标准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标准分三个层级:1、通则:规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
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原则要求、任务目标、基本程序和建设内容。2、细则:规定本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对确定风险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与验收等工作程序提出具体要求,确定本行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隐患排查方法、频次等。,3、实施指南:是企业根据细则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同类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同类型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
4、件等,指导同类型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通则解读,三、地方标准基本框架 1+5+N,1) 危化(化工)N,实施指南,2) 工贸,N实施指南,通则1(2),3) 非煤矿山,N实施指南,4) 职业健康,N实施指南,5) 综合,N实施指南,20,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5工作程序和内容5.1风险点的确定5.2危险源辨识5.3风险评价,5.4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和实施5.5 风险分级管控6文件管理7分级管控的效果8持续改进,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1 风险( risk是舶来词,源于欧洲)发生危险事件或
5、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特征与基本属性,一是客观存在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无处不在,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人类活动一出现,风险就相伴而生相随而行。任何类型和规模的企业都会面临风险,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涉及风险。,风险特征与基本属性,二是可认知性:风险无处不在,但风险是可以被认识、防范的,风险被有效控制就不会引发事故。要坚决摒弃“现阶段事故不可避免论”。,风险特征与基本属性,三是关联性或叫嵌入性:安全风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各项工艺流程、作业环节之中,涉及人、机、环、管各方面。,风险是可以计算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风险是可以
6、削减的:事件发生的几率或其影响是可以减少的风险管理不是追求“零“风险,而是强调在可接受的风险下,追求最大的利益安全目标是可以达到的,2.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注: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如:液氨站、中央变电站、提升绞车、制冷装置、反应釜、储罐、边坡等;倒罐作业、动火作业、高温金属液体运输等;,3.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危险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源、状态或行为”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存在失控的潜在风险;二是“根源、状态或行为”处于缺陷状态,可能伴随着诱发事故的现实风险。“行为”包括常规非常规的作业、巡视、巡检以及管理行为等诸多方面。,第一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