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疏导是煤矿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煤矿,加强对一线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安全教育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更是处理解决各种复杂难题的有效路径。众所周知,煤矿工人井下作业,时刻面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在地层深处,员工每天在艰苦、枯燥、单调的环境下进行劳动作业,加之劳动强度大,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井下工人也就面临着超常心理压力负担。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不考虑煤炭生产环境的众多因素,不考虑客观实际,不去探讨适应员工心理需要的方式方法,就解决不了入耳入脑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人
2、文关怀、心理疏导。因此,必须在建立健全员工心理疏导机制上下功夫。心理疏导要抓住“心”,把准“脉”落实安全政策、防范事故的发生,与员工现场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员工心理活动规律,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做到对症下药,抓住重点。从目前情况看,员工的不安全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闯大胆、撞大运的侥幸心理;业务不熟、缺乏现场工作经验的莽撞心理;争强好胜、抢任务、抢绩效的冒险心理;受周边环境影响的烦闷心理,既有生活上的劳碌事,也有工作环境变化,如制度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等等。不健康的心理带来行为障碍,有行为障碍的员工进入环境复杂的矿井,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在做好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心理的人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实行差别化服务诊治,从“心”开始抓安全。譬如,对具有闯大胆、撞大运侥幸心理和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等莽撞心理的员工,重点应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这部分员工对安全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对抢任务、重效益冒险心理的员工进行摆“关系”教育,使他们认清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树立“做安全事,当安全人”的安全行为观;对受周边环境影响具有烦闷负担心理的员工及时进行个别谈心式的沟通交流,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激发员工内心对安全的重新定位和认识,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行为意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