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伤的搬运护送.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71986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的搬运护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伤的搬运护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伤的搬运护送创伤的搬运护送搬运、护送似乎是件简单而平常的事情,是一个用力搬运和交通运输问题,与医疗、急救无密切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搬运、护送不当可使危重伤员在现场的救护前功尽弃。不少已被急救处理较好的伤员,往往在不正确的运送途中病情加重、恶化;有些伤员因经不住路途颠簸或病情恶化,不能及时施以急救而丧失生命。(一)概述 随着急救事件,尤其是在远离家园的旅游度假、公共出差等情况下发生的急症、创伤的增多,人们熟悉到医疗救护运送是现场急救的重要内容,是连接伤员能否安全到达医院而获得全面有效救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近 20 年来,搬运护送的方法及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变。装备精良、性能良好的救护车和艇

2、船以及救护直升机、轻型喷气式救护飞机等已构成医疗运输的重要内容。但是,无论怎样先进,伤员从发病现场到被搬运到担架、救护车、飞机等过程,都要求救护人员把握正确的救护搬运知识和技能。 创伤的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员从受伤现场搬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两个方面。如从汽车驾驶室、倒塌的物体下、狭窄的坑道、旅游景点、家庭住宅区等搬出伤员。其目的: 使受伤伤员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尽快使伤员获得专业治疗; 防止损伤加重; 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减轻伤残。(二)搬运器材 担架是运送伤员最常用的工具,担架种类很多。1担架器材 折叠楼梯担架:便于在狭窄的走廊、曲折的楼梯的搬运;折叠铲式担架:为医用

3、专业担架,担架双侧均可打开,将伤员铲人担架, 常用于脊柱损伤伤员的现场搬运; 真空固定垫:可以自动(或打气)成形,并根据伤员的身体外形将伤员固定在垫中,担架搬运; 漂浮式吊蓝担架:海上救护,将伤员固定于垂直的位置保证头部完全露出水面; 帆布担架:适用于内科系列的伤员,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禁用。2自制担架 木板担架:可用门板等制作; 毛毯担架:在伤员无骨折的情况下运用,毛毯也可用床单、被罩、雨衣等替代; 简易担架:在户外现场应用中要慎重,尽可能用木板担架。对于无骨折的伤员,病情严重时急用; 绳索担架:用木棒两根,将坚实绳索交叉缠绕在两根木棒之间,端头打结 衣物担架:用木棒两根,将大衣袖翻向内成

4、两管,木棍插入内,衣身整理平整。(三)搬运护送原则 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定伤情; 做好伤员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 伤员体位要适宜; 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伤员; 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动作要轻便,迅速,避免不必要的振动; 注重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四)搬运方法 正确的搬运方法能减少伤员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错误的搬运方法不仅会加重伤员的痛苦,还会加重损伤。因此,正确的搬运在现场救护中显得尤为重要。 操作要点: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员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员试行站立;疑有肋骨骨折

5、的伤员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员应采取担架搬运方法;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重禁忌范围。1徒手搬运 对于转运路程较近,病情较轻,无骨折的伤员所采用的搬运方法。(1)拖行法 现场环境危险,必须将伤员移到安全区域。 位于伤员的背后; 将伤员的手臂横放于胸前; 救护人员的双臂置于伤员的腋下,双手紧抓伤员手臂; 缓慢向后拖行; 或者将伤员外衣扣解开,衣服从背后反折,中间段托住颈部,拉住缓慢向后拖行。(2)自行法 用来扶助伤势稍微并能自行的清醒伤员。 位于伤员一侧,将伤员靠近救护人员一侧的手臂抬起,置救护人员颈部; 救护人员外侧的手紧握伤员的

6、手臂,另一只手扶持其腰: 使伤员身体略靠着救护人员。(3)抱持法 用于运送体重轻的伤员。 位于伤员一侧; 一只手臂托伤员腰部,另一只手臂托大腿; 将伤员抱起。(4)爬行法 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及火灾烟雾现场的伤员搬运。 将伤员的双手用布带捆绑于胸前; 救护人员骑跨跪于伤员的胸部,将伤员的双手套于颈部; 使伤员的头、颈、肩部离开地面,救护人员的双手着地; 救护人员拖带爬行前进。(5)杠轿式此法为两名救护人员的搬运。 救护人两人对面站于伤员的背后,呈蹲位; 各自用右手紧握左手腕,左手再紧握对方右手腕,组成手座杠轿; 伤员将两手臂分别置于救护人员颈后,坐在手座杠轿上; 救护人员慢慢抬起,站立,用外侧脚一同起步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预案 > 应急救援知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