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与急救.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72387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与急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与急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与急救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与急救1 1 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瓦斯爆炸致复合伤的致伤特点矿井内瓦斯爆炸可以形成各种复杂和多种的损伤,除烧伤外尚可有爆震伤、挤压伤、其他合并伤,有毒气体中毒,呼吸道烧伤等。由于瓦斯爆炸燃烧后可产生高温气浪,尤其是在密闭空气中可达 2650,使人体的烧伤,瓦斯爆炸又可使矿井内产生的气体经化学反应,产生化学中毒,并可产生强烈的冲击波,造成爆震伤及内脏等合并伤。所以瓦斯爆炸烧伤多,创面污染严重,在处理坑道内瓦斯爆炸致复合伤时,应该全面了解受伤的情况和进行全身系统的检查,早期发现上述各种可能的复合性损伤,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矿井内瓦斯爆炸

2、烧伤时,可能的主要致伤因素如下:11 瓦斯爆炸平均可产生 9 个大气压 由于瓦斯爆炸燃烧后可产生高温气浪,尤其是在密闭空气中可达 2,650,平均可产生 9 个大气压。除有强烈的冲击波,造成爆震伤外,也可因此而引起塌方,造成头部、胸部或腹部的创伤,肺出血,腹部脏器穿孔以及四肢挤压伤、骨拆等合并伤。12 瓦斯爆炸时的气体分析 在发生爆炸的矿井中气体分析,瓦斯爆炸时,主要产生 CO,CO2,NO2外,尚有乙烯、乙烷、沼气及硫化氢等。沼气在高温下可合成乙炔和苯,因此亦有苯中毒的可能。一般均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是主要的。但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并不多见。分析则认为 CO2,NO2中毒机会较多。可能由于CO2及

3、 NO2的比重较 C0 为高,前者比重是 1.52 和 1.57,后者为 0.97,受伤时伤员均被爆炸气浪冲击倒地,故吸入 CO2及 NO2为多,NO2吸入中毒可合并肺水肿。13 爆炸后热气浪流动速度很快 煤矿内瓦斯爆炸后所产生的气浪的温度虽很高,在流通空气中可达 1,850,在密闭空气中达 2,650,但在矿井巷内,热气浪流动速度很快,达每秒 2,000 米,伤者烧伤面积大,常30%,多II 度深创面,创面污染严重。2 2 急救一急救一21 自救互救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卧倒,脸朝下,胸部贴地面: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卧倒,脸朝下,胸部贴地面。这是由于瓦斯比重较空气轻,多在上层燃烧,并由于燃烧时,坑道空

4、气压力的改变,火焰或热空气波在坑道中往往有 1-2 次往返来回,因此可赢得时间卧下。千万不要企图跑出,因为奔跑的速度赶不上瓦斯燃烧和冲击波的速度。卧倒的另一目的是减少冲击波的损伤。脸朝下可以避免脸部,尤其是呼吸道烧伤和肺部爆震伤。22 减少烧伤面积瓦斯燃烧的时间甚短暂,故烧伤多在暴露部位。卧倒后,如果能用一较厚的单子、衣服或其他物品将身体暴露部分遮盖,可避免烧伤或减少烧伤面积。如可能戴上口罩或用湿手帕掩住口鼻部,以免呼吸道烧伤。如果衣服着火,应就地滚动灭火,或将燃烧衣服脱掉。23 减少中毒 瓦斯燃烧后的空气中,往往余留有一些有毒气体。应迅速进行自救互救,赶快离开现场到一通风或开豁地带,以免中毒。24 避免再次损伤及创面污染 瓦斯爆炸烧伤一般较浅,但疼痛较剧。且合并伤较多,抢救搬运时要注意,特别是矿井坑道较狭窄。如可能尽早将创面或伤口包扎,受外伤的肢体要固定,已灭火的衣服不要脱掉,以减少疼痛及避免再次损伤及创面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预案 > 应急救援知识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