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从古到今,各种灾害频频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给人们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焦虑、忧虑、发呆、生气、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胃口差、消化不良、睡眠不好等,严重者甚至开始不相信他人,影响工作表现及社会关系。强化救援人员的心理伤害预防,进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短期心理失衡时进行调适,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灾后综合征灾难,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灾害发生
2、后会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然后会迅速恢复。如果在一个月内还未恢复,就会转变为创伤性的应激障碍,这种障碍不是短期能治愈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伴随一生。在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四川开县天然气泄漏、汶川大地震、大连油库着火事故等之后,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灾难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其中就有一部分参与救援的应急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包括公安、武警、消防、军队、医疗卫生、矿山、危化品、公共场所系统、新闻媒体传播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精神性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救灾工作各级指挥员等所有参与灾难后紧急救援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最大程度地面对各种事故灾难场面。因此,即使他们做好了
3、充分的准备,也会感受到各种痛苦。当这种痛苦重复出现时,对实施救助的专业人员的身心打击是巨大的,并会随之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具有突发性、易感性、多元性、时间性、结局性等特征,救援人员的心理反应常经历悲伤、愤恨、恐惧、挫折感、逃避心理等若干阶段。对救援人员的心理救援承担现代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既要掌握物质性的救灾技术,也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技术,这是现代社会物质救灾与心理救灾的双重任务所决定的。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救援人员不单需要使用自己掌握的心理救助技术进行自我调节,更需要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使心理危机创伤尽快得到抚慰,消除紧张气氛,防止救援人员产生“灾后综合征”
4、,影响救援效率。对灾害救援人员实施心理救助,与一般的精神心理治疗有两个显著的差别:一是时效性强,心理救助是在灾害发生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救助对象处境危险,一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救助目的是尽快降低被救人员的心理应激水平,因此这不是一般的心理治疗;二是心理救助的对象只是暂时出现心理危机,症状虽然明显,但心理障碍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可根据救援人员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对其造成的伤害。对救援人员的心理救援内容包括:完善救援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设备设施;合理分配任务;及时报告紧急事件,帮助救援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心理专家从全局的角度审视面临的局势,进行适当的
5、心理干预;实行轮班倒制度,以便救援人员补充体力;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技能、演练培训,重视实战模拟辅导,编制工作守则,编印应急救援人员常见心理问答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手册;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家庭、朋友、工作团队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其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等。心理调节矫正心理平衡当救援人员所面对的悲惨场面超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他的心理防卫机制就会随之启动。心理防卫机制也称自我防卫机制,是心理学的名词,指自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这种防御机制具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以掩饰自身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自身可能引起焦
6、虑的原因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救援人员的心理防卫机制有时能帮助个体消除一些情感上的痛苦,但因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欺骗自己”及“歪曲现实”等不良影响,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让救援人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及时校正失衡心理,以免强烈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障碍,引发精神、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首先,当遭遇困境或受挫,出现消极情绪时,救援人员不能逃避,要正视消极情绪,要明白它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冷静下来对受挫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剖析和认真体验,以便有的放矢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其次,救援人员要敢于表达和暴露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效地驾驭与控制情绪。盲目压抑和掩饰不良情绪,不利于救援人员自身情绪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合理宣泄是心理调节的一种常用方法,就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如交笔友、写日记、唱歌、呼喊等)将压抑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在“512”汶川地震灾害中,甘肃省救援队迅速有效地对灾区的受灾群众实施了全力救助,但救援队员们却因为不断面对灾区的惨状,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应激反应。救灾任务完成后,甘肃心理应急救援中心的专家学者对参与救灾人员进行了长达数天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