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性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安全生产视频网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7248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性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职业性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职业性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职业性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伴随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来临,职业性中暑发病特点呈现易发与高发态势。完善公司职业性中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置原则,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避免职业急性损害的重要任务。职业性中暑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高温、高湿与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机体内的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出现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的一系列损害的结果。当作业环境温度超过 34时,作业人员就有可能发生中暑;有时虽然作业环境温度未超过 34,但湿度达到60时也极易发生中暑。中暑的发生又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2、、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等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健康状况有关。结合我企业一线岗位劳动条件,根据气象局和卫生部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联合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公司预警信息对照该预警信息调高一个级别,由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在窑炉维修、露天作业等临时性高温作业,结合作业场所高温作业分级也可启动本应急预案。企业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级别对照简表:在职防中心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后,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高温岗位及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现场监控,企管部、计调长、安全员在例行巡查中增加针对行列机、出窑、司炉岗位,建炉及露天作业人员的主动性询问,包括询问高温作业情况及中暑的相应

3、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悸、多汗、高热、少尿或无尿,观察意识状况等。及时发现中暑先兆,及早发现中暑病例;生产部做好通风降温设施的检修维护;人力部、职防中心做好解暑药品、急救物资的储备工作;行政部、职防中心提供含盐低糖饮料,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职业性中暑划分为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观察对象);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中暑先兆(观察对象)的症状为: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主要症状为:中暑先兆的

4、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 38.5。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 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是由于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时,因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的水、盐大量损失致使肌痉挛。其特点是有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卫生部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 及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企业对应发布预警信息企业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级别四级预警(蓝色预警)“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级预警三级预警(黄色预警)“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级预警二

5、级预警(橙色预警)“易发生中暑” 极易发生中暑级预警一级预警(红色预警)“极易发生中暑”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一般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体弱或年岁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其特点是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现场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对于先兆中暑患者或轻症中暑患者的现场处理原则是,首先应迅速将其移离高温场所,松解衣扣,放置荫凉处休息;如果患者清醒,无恶心、呕吐,应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轻症中暑患

6、者经上述现场处理,一般多在 30 分钟至数小时即症状减轻并逐渐好转,休息 1 到 2 天即可康复;如上述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或怀孕,或年岁大一些,在进行上述现场处理措施的同时,应转入附近有条件的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对于轻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患者的现场处置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因患者经上述现场处理自觉症状稍有缓解,就又立即安排其回到作业场所进行高温作业,因为如此处理,有些患者会进一步向重症中暑方向发展。对于重症中暑患者的现场处理原则是,应迅速用救护车转入附近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在现场等候救护车救援期间,如果有条件,治疗原则是及时降低患者过高的体温,措施分为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可采取的物理降温措施有:在有空调的房间内或在荫凉处,用冰水或酒精或井水擦拭患者全身,在头部及颈部、腹股沟部动脉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扇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半卧位放在 15到 16水中浸浴,同时按摩其四肢及胸腹部,见其皮肤擦红为止,还应注意其呼吸及脉搏,如患者体温降至 37到 38(肛温),即可停止浸浴。有医疗条件的,可先纠正其体内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促进酸碱平衡,积极防止其休克、脑水肿等。救护车到场后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预案 > 应急救援知识

copyright@ 2010-2024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