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讲解了自建国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文章指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应对范围已从自然灾害扩大到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且应对方式也从被动的“撞击-反应”模式转变为从前期预防到后期评估的全过程管理。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指挥部与应急办职责划分不清、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权威性不足、领导小组和委员会与应急管理关联度低等问题。指挥部与应急办的职责重叠导致协调不畅,议事协调机构在常态工作中的权威性不足,难以有效组织预防、演练、储备等工作。同时,一些领导小组和委员会的职能与应急管理关联度较低,增加了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文章建议明确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议事协调机构的权威性,优化应急管理的联动机制,提高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适用于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办公厅(室)、应急管理办公室、各类指挥部和议事协调机构,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和改进建议,有助于提升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协调效率。此外,本文也适用于研究应急管理体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为他们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