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docx

上传人:一米阳光 文档编号:76328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煤巷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1 1概况概况付村煤业公司井田位于滕南煤田南部,设计生产能力为 120 万 t/a,主采 3 上和 3 下煤层,以综采为主。三层煤直接顶板和底板为砂质泥岩,F46;老顶为细砂岩,F810。三层煤平均埋藏深度 500m 左右,煤体硬度 F1.02.0。自 1998 年矿井试生产以来,在回采巷道中广泛采用了煤巷锚网支护技术,巷道一般设计为矩形,轨顺和运顺一般宽为 4.2m,高为 3.2m;切眼宽为 7.2m,高为 2.6m。其主要支护参数为:顶支护为挂菱形金属网,铺钢梯,安装大螺纹树脂锚杆,钢梯排距 8001000mm;锚杆间距760

2、mm,排距 8001000mm,顶锚杆规格202200mm。帮支护为挂菱形金属网,安装普通钢筋锚杆,锚杆间距 800mm,排距 8001000mm,锚杆规格141600mm。自采用锚网支护技术以来,曾发生过两次较大型冒顶事故,一是东二辅助采区皮带巷道冒顶事故,二是 3 上 205 切眼冒顶事故。其中:在 3上 205 切眼冒顶事故中死亡一人,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对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结合付煤矿井实际进行研究、总结,对各项支护参数加以修正,使顶板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2 2冒顶原因分析冒顶原因分析2.1冒顶特点从矿井发生的冒顶事故来看,煤巷锚网支护巷道的冒顶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

3、是在进行巷道施工时,由于围岩裂隙发育,出现局部片帮掉顶,顶帮不平整,造成部分锚杆托盘不能密贴壁面,支护质量明显下降。二是冒顶前巷道围岩显示不稳定状态的一些特征,如:煤炮频率、巷道收敛变形速度不减等。三是冒顶的厚度及面积较大,两起冒顶事故的冒顶面积皆在 20m2 以上,巷道冒顶长度皆在 5m 以上,冒顶厚度皆在 2m 以上,没有出现锚杆被拉断的现象。四是冒顶事故皆发生在一些特殊地点,如:断层及围岩破碎带(3 上 205 切眼,东二辅助采区皮带巷)应力集中区、穿层巷道(东二辅助采区皮带巷),巷道宽度较大(3 上 205 切眼)。2.2原因分析巷道开凿以后,当围岩应力大于围岩强度时,围岩发生破裂,出

4、现了围岩松动圈,巷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人工维护。松动圈的大小与围岩应力和围岩强度密切相关,当岩性相同时,围岩应力越大,松动圈越大;当围岩应力相同时,围岩强度越高,则松动圈越小,反之则大(松动圈厚度可用超声波松动圈测试仪或者多点位移计测试出来)。为了保持巷道围岩相对稳定性,根据围岩松动圈厚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付村煤业公司煤巷锚网支护初始设计是基于中等松动圈(LP0.41.5m)进行设计的。在一般巷道中,初始设计所提供的支护强度能够满足巷道安全要求,巷道处于稳定状态。但当巷道受断层、应力集中、巷道宽度增大等因素影响时,或围岩强度降低,或围岩应力增大,或二者兼而有之,出现了围岩松动圈的进一步扩大。当围岩松动圈厚度达到一定范围时,特别是超出了锚杆的锚固范围时,初始设计所提供的支护强度满足不了巷道安全要求,巷道处于不稳定状态。分析认为,付村煤业公司煤巷锚网支护巷道冒顶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巷道施工后,由于受断层、应力集中、巷道宽度增大等因素影响,造成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大大增加,超出了锚杆锚固范围,再则受当时技术手段(主要为监测手段)的制约,不能及时发现顶板安全隐患,导致了巷道顶板大面积、高厚度离层,酿成冒顶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 > 矿山安全技术

copyright@ 2010-2023 安全人之家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2015913号-6